网站首页 | 男科 | 妇科 | 肿瘤 | 神经 | 肛肠 | 皮肤病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肾病 | 眼科 | 性病 | 风湿科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库 > 北京华大中医院 > > 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因素

北京华大中医院

  • 【类型】民营
  • 【网址】http://www.hdsmk.com/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中街405号(劲松电影院旁)

出停诊公告更多>

暂无内容

医院资讯更多>

  • 暂无内容1

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因素

时间:2012-12-16 13:46来源:求医网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发病原因

  关于本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根据资料归纳,可概括为以下内容:

  1.遗传因素。

  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提示本病的家族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国内资料表明,本病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可高达30%~41.8%;国外群体调查资料,一级亲属成员中本病的患病率:同胞为12.3%,父母为7.4%,子女为9.4%,比一般居民高30倍左右。不过,有关遗传方式尚无定论。

  2.性格基础。

  大部分躁郁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好交际,富于同情心,多行动而好幻想,兴趣广泛,情绪不稳,容易过于喜悦或忧郁等特点,称之为环性性格或外向性格。

  3.代谢异常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代谢异常的假设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的研究资料:耗竭脑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如利血平、四苯嗪等可导致抑郁;使脑内受体部位上述生物胺活性增高的药物,如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遏制剂,具有抗抑郁作用。去甲肾上腺素活动过度出现躁狂,而活动不足则出现抑郁。

  4.间脑机能障碍

  手术时发现刺激第三脑室附近或下丘脑,可以诱发情绪欣快,意念飘忽。间脑部位病变时可引起周期性抑郁和欣快。从而推测间脑,特别是下丘脑功能障碍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发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