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东方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以下简称东方医院)始建于1920 年,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 [ 详细 ]
医院特色更多>
- 暂无内容
首个“助聋门诊”东方医院启动
时间:2012-10-24 14:58来源:求医网
“有手语翻译与助聋义工帮助,减少了我们看病的麻烦。”昨天,全国首个“助聋门诊”在医院启动,听障患者孟志达实地体验了一回,比划着手语“说”出了心声。
据了解,现有25万名听力和言语障碍者。他们患病到医院就诊,很容易因沟通障碍造成误诊、耽搁治疗。市聋人协会副主席洪泽通过手语翻译告诉记者,大家最担心的是生病去医院,因为不能听和说,只能通过笔来描述病情,用文字来和医生交流,看病的时间大多花在书写上,也给医生增加了麻烦。而一些老年聋人,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或接近文盲,无法用文字沟通,更给上医院看病增加难度。一般情况下,很多听障患者都要让懂手语的子女或朋友陪同,看一次病,少则需要半天,多则一天。
为缓解聋人看病难问题,市聋人协会与医院共同推出“助聋门诊”,通过配备手语翻译和医务社工,为聋人提供分诊、挂号、就诊、付费、检查、取单、治疗、取药等全程导诊导医服务,并享有“八个优先”就诊绿色通道。记者了解到,助聋门诊的时间安排在医院人流量较少的星期五下午。听障患者看病前可先行前往市聋协预约,以便医院方面提早做好准备。为方便听障患者识别,每位义工都身着蓝马甲,手语翻译则佩戴工作证。需在非“助聋门诊”日检查或复诊的听障患者,就诊结束后可到医院社工部登记,以便医院安排医生和助聋义工。
听障患者俞双植也体验了一回“助聋门诊”:在助聋义工引导下挂号,然后由手语翻译陪去看神经内科。俞双植用手语告诉翻译,自己近来左手有麻木感,还伴有左下肢无力等症状。翻译把症状告诉医生,医生通过翻译询问俞双植是否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得知都没有后,医生通过反复检查和进一步询问病情,建议他先做个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便对症下药。俞双植通过手语告诉记者,“助聋门诊能让医生更准确地为自己诊断病情,给自己与家人带来了方便。”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是“新生事物”,双方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助聋义工黄翠萍说,由于翻译人手有限,如果听障患者集中到来,“我们就有点应接不暇了”。此外,为听障患者提供优先服务的同时,也要得到其他病人的理解,以免引发不必要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