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39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 [ 详细 ]
出停诊公告更多>
上午
心血管内科 曾康华 神经内科 李广生
泌尿外科 刘泰荣 中医科 陆先灿
普外一科 谢元财 神经外科 蒋秋华
普外二科 黄兴伟 肿瘤内科 肖震宇
耳鼻喉科 蔡庄兰 妇产科 许民
眼科 赖飞明 心理门诊 刘丽敏
消化内科 汤建华 普内科 邱银冰
骨科 肖诗梁 呼吸内科 乐永宏
内分泌科 刘泽洪 康复科 许志雄
针灸科 杨晓鸿 肾内科 方卫东
下午
心血管内科 曾康华 神经内科 曾祥俊
耳鼻喉科 杨明福 针灸科 杨晓鸿
心理门诊 刘丽敏 消化内科 汤建华
内分泌科 刘泽洪 呼吸内科 乐永宏
普内科 邱银冰 肾内科 方卫东
医院特色更多>
- 暂无内容
临床输血新趋势—自体输血
时间:2013-02-19 16:04来源:求医网
输血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它在抢救急、重、危患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患者的生命。输血是一把双刃剑,如能正确使用,输血可以挽救生命,应用不恰当则可威胁生命安全并有传播疾病的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不断深入,输血医学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采供血工作已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血液质量和输血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这并不能保障临床输血的绝对安全:
1.输血不良反应。临床输血会带来众多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循环超负荷及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2.输血传播疾病。2002年7月WHO国家血液项目备忘录指出,在全世界范围内,HIV(艾滋病)感染者中经输注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占5℅-10℅,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更高。细菌、病毒、寄生虫、螺旋体均可经输血传播,其中病毒对受血者威胁更大,特别是输血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这是因为:(1)现有的血液筛查技术存在局限性, “窗口期”一时难以解决;(2)病原体的变异株不断涌现;(3)存在一些尚未发现的新的输血传播病原体;(4)血液常规筛查项目的覆盖面有限。
那有没有一种输血技术既可达到输血治疗的目的,又可避免上述诸多不良因素呢?有,那就是“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有三种:贮存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及回收式自体输血。自体输血除可避免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播的疾病外,还可以避免输血复杂流程中的差错事故,节约珍贵的血液资源,刺激患者骨髓造血及节省患者住院费用等优点。自体输血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澳大利亚的手术患者80℅采用自体输血,日本也已达到60℅。我国自体输血技术开展较晚,近几年发展相当迅速,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医院已广泛开展该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赣州市人民医院输血科自2006年开展贮存式及稀释式自体输血以来,以其简便、安全、经济的优点,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