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37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医院现有固定资产1.4亿元,占地3... [ 详细 ]
孤独的夜行者
时间:2013-03-05 16:05来源:求医网
深夜。
床头桌上的手机突然发出振动,职业的敏感及反应速度使我在它振动第二下时就已打开手机。
“喂,是杨姐吗?我是总值小刘,急诊科来了二十多个食物中毒的民工,请你快来!”放下电话,打开床头灯,一秒钟也没有耽误,我快速地穿着衣服,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不觉心头一动,凌晨零点整!这么一个精准的时间,不像是真有突发事件发生啊,难道是市政府的应急演练吗?心里这么想着,不由得穿衣的速度更加快了,熟悉演练过程的我深知,如果真是演练的话,那么对到达现场的时间都要记录在案的。
“什么事?”身旁熟梦的他被我惊醒,“二十多民工食物中毒。”我边穿衣服边回答。“哦,外面黑,拿着手电。”说完他又翻身睡去,“你不陪我一起去么?”我问。“困死了……”
不到五分钟,我已背着笔记本电脑打着手电筒出现在昏暗的楼道里,一楼的感应灯坏了,每天晚上一个人路过一楼时都吓得不行,深怕黑暗中会突然冒出个老太太,这回多亏他提醒我带了手电,可惜他却不肯陪我。冲出楼门,一道汽车的强光晃得我睁不开眼睛,车在我身边停下,是急诊科护士长张艳云,旁边坐着她的老公。
“旭,你这就过去么?我刚回来,都不严重的。”
听了艳云的话,我知道不是演练,而是真的发生了突发事件,于是跟艳云两口子挥挥手,向医院跑去。
到了急诊办公室,没看到患者,看来都已被安置到病房,医务科长莫姐和她老公也来了,一会儿急诊科马明宇主任也匆匆赶来,当晚总值班马宝申主任,一直都在现场没有离开。我向当班的医生王秋欣详细地询问了患者来院的时间、主述、症状及处置经过,由于是一些外地民工,语言沟通困难,无法听懂他们的话,我又跑到病房去向患者了解情况,所有的资料都收集好了之后,我打开笔记本电脑坐下来开始写报告。国庆节放假,这些外地民工回不去家,老板特意让食堂给他们加了菜,也许是菜中豆角没有炖熟导致这些民工在饭后不久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好在并不严重,在我写报告时就已逐渐缓解并好转了。
报告写好后,我又拿给马明宇主任确认,凌晨1:15分,此报告已成功发至卫生局应急办邮箱,至此,我的工作已结束。但是考虑到患者还没有完全恢复,我又等了一会儿,确认患者已全部在恢复中,才离院回家。
凌晨2点,我轻轻地打开家门,迎接我的是一屋子的黑暗,悄悄地脱衣上床,他依然在熟睡,想想人家艳莫姐的老公,再看看眼前这位,睡得跟死猪似的,真恨不得一脚把他踹醒。
这是年10月1日的凌晨。
年冬,五十年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季,零下30度的持续低温,使得周边的村民CO中毒事件频发,甚至有的家庭中毒的3人中,就有2人因中毒太深而死亡。发生中毒的时间一般都在深夜,天气太冷了,村民晚上睡觉前都会在炉子里压上燃料,煤、木头、花生壳等等不能充分燃烧都是导致CO中毒的原因,有时一个晚上急诊就要接诊两起CO中毒患者。而这段时间因雪天路滑导致车祸事件也多了起来,那些个夜晚,我一次次在睡梦中被电话叫起,在漆黑的夜里奔向医院,小区的物业非常不好,一盏灯都没有,每次我跑到医院,都会出一身的冷汗。将突发事件的材料上报完之后,再次顶着星光往家走,我才感到了疲惫与困意袭来。
应急,这是不太被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工作,除了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没有人知道我在多少个夜晚来医院对突发事件进行收集、汇总和上报。有时半夜出现场,早上上班时看到同事,同事说:你很轻闲啊!那个时候,只能自己一个人苦笑。我们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做得轰轰烈烈,因为如果尽人皆知,那么这次的突发事件可能已经扩大,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我的失职。在事件的萌发初期,我们就已经及时地进行了上报和处理。由于工作的不确定性,时刻都要处于战备状态,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而且永远不能断电,无论我身在何处,必须做到随叫随到,且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救治现场。突发事件的上报要及时,内容客观、实事求是,措辞准确、精练,文字中不带有一点的花硝及修饰,用最简短的语言完整地叙述是突发事件报告的原则,决不能缓报、瞒报、漏报、迟报。了解我这种工作性质的,只有急诊科等极少数一部分人,有时连续几天发生突发事件,我天天跑急诊科,他们的医护人员对我说:杨姐,你干脆把办公室搬到急诊来好了。还有就是局应急办的张喜祥主任,他经常在半夜被我的电话吵醒,五十多岁的人了,也不能睡一个安稳觉,我真是不忍心打电话给他,但责任使然,又使得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打扰他的美梦。
多少个夜晚,我行走在夜幕下,孤独地来,又悄然离去,不被注意,也无需被关注;无人理解,也不需要被理解。时间久了,我喜欢上了这种孤独的感觉,喜欢上了半夜出现场,而且对这份寂寞和辛苦越来越淡然,因为我知道,做应急工作的人,就要守得住寂寞,又能吃得了辛苦。
陪伴我的,也许只有满天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