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要救助更要关爱
时间:2012-11-05 17:26来源:求医网
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1985年启动立法,历时27年,精神卫生立法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作为我国首部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法律,《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引起了人们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
本报记者 戴 岱
精神障碍患者受歧视严重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与其他疾病一样,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主要表现在思维、情感及行为方面的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癔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神经症及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等。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1600万重型精神疾病患者,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然而,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每年约有28.7万人情绪受困死于自杀。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全程干预中心主任程嘉认为,除了经济负担外,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乃至其家庭的歧视、世俗偏见、不公正待遇是他们讳疾忌医的另一原因。“精神卫生知识的缺失,使人们将精神病人视为另类,并给他们打上"疯子"的烙印,这种烙印影响着他们的一生。”程嘉说,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似乎只有出现脱衣露体、暴力攻击、胡言乱语等表现的人才是精神障碍患者。其实,有这样表现的患者在精神科门诊和住院部里都是极少数,更多的患者可能表现为情绪和思维方面的症状。例如,有偏执症状的患者会无端怀疑他人行为对其有某种特殊意义,觉得别人在有意迫害他;有情绪或思维方面症状的患者,并没有引人注目的行为异常问题,只是思想上的自我纠结;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会变得沉默寡言,同时伴有严重失眠。
记者通过医生联系上了几位患者家属,本想了解下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治疗情况,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拒绝了采访。程嘉表示,目前,精神障碍患者正承受着人们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歧视。很多人对患者不屑一顾,任意嘲笑,有些人则心存恐惧,极力回避,不愿正确和他们接触。由于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和厌恶,自然而然地促使患者及其亲属产生病耻感,认为是“家丑”,即使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也不愿到专科医院就诊,甚至在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后还要求再次鉴定,以期改变“有精神病”的诊断结果,这无形中剥夺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治愈机会,使他们长久生活在精神疾病的折磨中。
诊断“金标准”亟待建立
《精神卫生法》赋予了无危险性精神病人是否住院治疗的自主权,但在专家看来,大众如果期望通过一部《精神卫生法》终结“被精神病”的历史,这种期望明显过高。
北京安定医院儿童青少年精神病科主任崔永华说,与躯体疾病的诊断过程相比,精神障碍目前还没有可以作为确诊依据 (如病理切片等实验室检查)的手段,而主要依靠临床经验进行判断。由于精神疾病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个体化的特征,即使相同的精神疾病在不同的个体也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对于精神病的诊断目前仍停留在“现象学”水平,并没有诊断的“金标准”。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精神疾病的病因至少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而环境因素特别是童年期的经历和教养因素还往往决定着精神疾病的表现形式。因此,精神医学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而精神病的鉴定始终是一个世界难题。
如何判定疑似患者是否有收治必要?崔永华说,一般做法是如果患者只危害自身安全,由家属提议,医疗机构将派两名精神科执业医师依靠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病史及谈话等精神检查的方式来判断;当患者出现危害他人及社会的行为时,将有公安机关负责举证,同时由三名持证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
尽管精神病医学还有待完善,但精神障碍回归医学轨道是肯定的。崔永华呼吁,应尽快建立精神疾病诊断的标准,避免出现“被精神病”的错误诊断。
治疗终极目标是回归社会
新通过的《精神卫生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
不过,如何让这些患者在治愈后更好地回归社会,却并非能一蹴而就。据北京回龙观医院统计,目前,出院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率只有15%-30%。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表示,在精神障碍患者中,终身患病率仅为17.5%,但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样,绝大多数都是轻型精神障碍,只有1%是重型精神障碍患者,但即使是后者,只要经过急性期治疗,并坚持服药,也可以在出院后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于精神病的误解,许多单位对精神障碍患者始终退避三舍。杨甫德说,让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是治疗的最终目标。他建议,应尽快完善精神病人的管理体制、康复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将患者住院、出院、回归社会后这三个阶段的康复串联在一起,提供一个全程全面的精神卫生康复服务。同时,社会还应及早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指导中心,通过模拟工作场景的训练,让他们在住院的同时,提早适应并做好回归社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