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与贲门癌的区别
时间:2012-02-16 11:26来源:求医网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食道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贲
门癌的定义为:发生在胃贲门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cm范围内的腺癌。如果病理检查显示癌肿属鳞状上皮癌则应诊断为食管下段癌。贲门癌具有自己的解剖学、组织学特性和临床表现,以及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效果尚不理想。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将食管癌与贲门癌混淆,其中两者病证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划分界限的,两者的病因医学上都没有给予明确定论,大多数科学家估计:80%的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而人们的膳食可能与50%的癌症有关,所以,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从点滴着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癌于未然。
贲门癌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发病率也很高,根据这些地区及肿瘤研治机构的统计,食管癌与贲门癌的比例约为2∶1。
食管癌与贲门癌:
(1)若见有贲门口狭窄或开放不对称,多提示为贲门癌。
(2)若贲门口狭窄,纤维内镜无法通过,在食管下段取材作活检而病理报告为腺癌者,可诊断为贲门癌侵犯食管下段。
(3)当发现食管下段有肿瘤增改变时,需将绳愆纤维内镜穿过贲门口观察贲门,胃低和胃体上部有无病变,若有明显病变,可诊断为贲门癌,因为食管癌及胃体贲门者较少见而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的相当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