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治疗因人而异
时间:2012-02-20 10:55来源:求医网
房颤是指慢性心率失常,即心房丧失有序节律导致的心房血栓。这一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国内60岁以下人口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6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3%~4%,8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9%。目前,国内约有800万人罹患这一疾病,超过欧洲和美国患者的总数。尽管65岁以上人群罹患房颤的比例高达4%,但一项包括国内等11个国家在内的国际调查显示,公众对房颤的症状、危害和治疗手段等普遍缺乏了解,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为房颤而感到担忧。
房颤的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能降低出现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但有15%~35%的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不易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所以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老年人。目前,房颤的诊断仍依赖于常规体检中的心电图检查。如果已出现心悸、胸痛、呼吸不畅、疲劳、眩晕等症状,更应及时就诊,通过相应治疗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房颤患者一年中就诊次数达8~11次,阵发性房颤患者每次患病都会到医院救治。目前房颤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心脏电复律治疗和消融手术。消融治疗目前成功率为60%-70%,即使将来消融术发展非常成熟了,也离不开药物治疗。譬如一个35岁患单纯性房颤的患者,平时发作频繁,那首先要考虑用消融术治疗。而如果是位80多岁的房颤患者,此时他的心房可能已很大,即使手术消融后,房颤仍然可能不断复发,就要以药物治疗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