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三大特点
时间:2012-06-07 16:08来源:求医网
【摘要】小儿脑瘫,又名脑性瘫痪,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锁致的的以姿势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病变在脑,累及四肢,表现多样,可伴有智力底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是儿童指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小儿脑瘫除了身体上被痛苦折磨,还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脑性瘫痪的三大特点:
(一)胆量小主要指痉挛型脑性瘫痪而言,由于患儿上运动神经元的高度兴奋,在临床出现胆量小,表现为稍有一点响声患儿就相当紧张,身体稍有一点刺激就引起全身紧张。胆量小,不是先天故有的,而是一肿病理现象,这样的孩子在6个月以内应尽量避免刺激,6个月以后适当给一点刺激,如用手抚摸或用声音反复经常刺激,逐步锻炼他的胆量。有的孩子8岁左右胆量不是很小,这样就影响了训练,因此家长不要一味迁就患儿,一定要训练他的胆量。
(二)依赖性强依赖性来自两个方面:①患儿由于胆量小,总觉得依赖物体才有全感;②由于家长怕惊吓着孩子,从小经常抱着,过于娇惯,使患儿慢慢地产生了依赖感。我中心在训练患儿时,不采用辅助器材,因为这样更会使脑性瘫痪患儿有依靠,没有机会去锻炼自己。我们在训练时,不使用康复器材,依靠一对一的徒手训练,不让患儿产生依赖性,训练他们主动地来完成某项动作。在临床中,有些患儿扶住物体能站很长时间,一旦失去物体,就站不了。还有的孩子在特定的范围内能坐或站很长时间,一旦离开了特定的范围,就坐、站不了。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就是依赖性,一旦产生了依赖性,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转化过不。
(三)睡眠少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患儿一般情况都睡眠少,尤其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较为明显,睡眠时间短,因而家长要给患儿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镇静药物,如中药熟枣仁、合欢花等,因为痉挛越重,睡眠越少,所以一定让患儿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样痉挛就有所缓解,体质也会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