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型特点
时间:2012-08-06 14:14来源:求医网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但每个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同,许多患者以水肿为首发症状,轻者仅晨起时眼脸及面部微肿, 午后下肢略有水肿,经休息后短期内可消失。有些患者以血压增高为首发症状,既而发现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以致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贫血,心衰等。其主要是由肾实质受损,红细胞生成减少及营养不良有关。贫血和心衰等严重程度与肾脏病变及肾功能减退成正比。
慢性肾炎的病因很多,急性肾炎者迁延一年以上可为慢性肾炎。
一、根据慢性肾炎的病理分类 可分为;
(一)系膜增生性肾炎。此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经常反复发作肉眼血尿,病程可迁延多年。
(二)慢性弥漫性或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由急生肾炎迁延不愈发展而来。
(三)膜型肾病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有部分表现为慢性肾炎,35岁以后发病多见。
(四)膜增殖性肾炎:多见于30岁以前的青少年。一般起病急,有前驱感染表现,易与急性肾炎混淆,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五)局灶性节段性肾炎,好发年龄为20-40岁,几乎所有病例都是隐袭发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并常伴有高血压。
二、慢性肾炎的临床分型;
1.普通型; 病程迁延,尿蛋白1.5~3.5g/日(定性+~+++),可有血压增高,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管型尿,肾功能损害。
2.肾病型; 除上述普通型表现外,尿蛋白>3.5g/日(定性>+++),血浆蛋白低,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