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男科 | 妇科 | 肿瘤 | 神经 | 肛肠 | 皮肤病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肾病 | 眼科 | 性病 | 风湿科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医院库 > 湘潭市中心医院 > 医院动态 > 一个一个帮扶 一点一滴输送正能量——市中心医院推进“千万帮扶”纪实

湘潭市中心医院

 湘潭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00年,经过112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中南大学临床教... [ 详细 ]

  • 【类型】三级甲等 / 综合医院
  • 【电话】0731-58214965
  • 【网址】www.huijing.org
  • 【地址】湘潭市和平路120号

出停诊公告更多>

暂无内容

医院特色更多>

  • 暂无内容

一个一个帮扶 一点一滴输送正能量——市中心医院推进“千万帮扶”纪实

时间:2013-02-22 11:11来源:求医网

  对于市中心医院的党政工作者而言,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是他们开展帮扶工作以来最忙碌、最充实的一年。自2012年8月20日湘潭市委、市政府启动 “千万帮扶工程”以来,如何让生活困难的对口帮扶群众、住院病人和“双联”单位职工等弱势群体吃得饱饭、穿得暖衣、看得起病,满足他们的“微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时刻感受到社会“正能量”,业已成为市中心医院帮扶工作关注的焦点。从市中心医院推进“千万帮扶工程”的成绩单中抽取今年1月30日几项密集的走访慰问活动,或许可以一窥过去一年该院“千万帮扶工程”的全部。

  以“慰”治标,以“问”治本

  春节来临,市卫生局机关和市直卫生系统开始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以期“访民情、听民声、解民难、推医改”。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节“慰问”活动更加突出一个“问”字——在“问”中拿出一个解决贫困的好办法,帮助贫困者摆脱致贫的根源。

  拿1月 30日,市卫生局局长胡振湘、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周新伏带队慰问“一对一” 帮扶的宝塔街道10户困难家庭来说,他们的“慰问”,不仅仅为困难群众送上生活物资和慰问金,“慰”一时之所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生活困难,使他们渡过难关。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慰问”活动通过“问”,找到致贫的原因,与群众一起研讨“脱贫经”,用“脱贫路线图”帮助困难群众获得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一举切中“慰问”的深意与挑战所在。

  “问”,一是慰问前“问需”。通过在访民情、察民意、排民忧上下功夫,对10户帮扶对象一个一个的摸底调查,一个一个建立联系卡,最终确认10人中2人为中风偏瘫、4人患有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2人患尿毒症和心脏病等突发疾病、1人有精神病子女、1人为一级视残的三无人员。医院从他们都是因病、因残致(返)贫的实际情况着手,倾听他们的声音,充分了解他们生活中治病就医的具体困难。

  “问”,二是慰问中“问诊”。既送扶贫“慰问金”,又送脱贫“方子”,既开“处方”,又给“良药”,如此才算做足“帮扶”文章。除了逢年过年送去慰问物资,市中心医院还将送医送药活动当做一项常规帮扶项目施行:与宝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不仅将院内信息化平台搭建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的看病就医信息能及时上报到三甲医院,还通过捐赠远程心电监护设备,将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送往群众家里,让他们在家中就能随时接受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通过义诊、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的送医送药活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困难,在2012年全年,市中心医院组织专科医护人员9人进社区义诊、健康讲座7场,共计400余人参与健教宣传;在2012年9月28日中秋慰问活动中,院党委书记周新伏还一次性免除了福星村尿毒症患者郭正亚老人的 10次透析费用。

  “问”,三是慰问后“问变”。市中心医院还注重落实回访制度,通过“千万帮扶工程”季报、情况汇总等途径,实际看看贫困群众家中的变化,帮助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扶上马后再送一程,把雪中送炭变成锦上添花。

  慰问就是把困难群众最缺少的、最需要的送上门去,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通过“望闻问切”,把准困难群众致贫的“脉搏”,以“慰”治标,以“问”治本。

  倡导志愿服务,重视精神慰问

  1月30日当天,由市中心医院团委牵头组织的另一场慰问特困住院病人的活动引人注目——数十位青年志愿者代表深入全院各科室,除了为特困住院病人送去慰问金和新年祝福,她们还特别组织了拉家常活动,以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人是情感类动物。若精神愉悦,一日粗茶淡饭、茅舍草棚,也不会觉得苦。因此,在给困难群体送去物质慰问的同时,市中心医院也侧重对他们感情上的慰藉。在走访中转变单纯“给予式”的慰问作风,将青年志愿者引入到慰问活动中来,让青年志愿者以慰问活动为契机,接地气、办实事,与患者话话家常,准确把握他们的想法,明确他们的困难,力所能及地为他们的生活做点小事、出个点子,以“微力量”传递“正能量”,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温暖。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样贴近困难群众的慰问方式,不仅有利于拉近医患关系,也能让受帮扶者切身体会到社会的关怀,确保慰问活动不走过场。在走进患者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也通过心贴心的交流,掌握了群众所需,锻造了和群众打交道的本领,取得群众感情上的接受和认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志愿帮扶活动积累下宝贵经验。

  “双联”慰问,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

  “党政机关联系困难企业、机关干部联系困难职工”的“双联”工作运行伊始,市中心医院便与市煤炭公司结成了“双联”帮扶关系,今年1月30日的春节慰问,已经开启了帮扶活动第13个年头的序幕。

  13年中,市中心医院也一直在深思,怎样“帮扶”才能循序渐进地改善一家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呢?他们的答案是:“一阵风”式的慰问并不能真正达到“帮扶济困”的效果,必须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首先是建立贫困家庭档案。市中心医院走村入户对贫困户、下岗、待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掌握他们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将有关贫困家庭人口、月收入、生活困难原因整理归类,建档成案,以便定期回访,为其及时解决实际困难。

  其次是将“帮生活”和“扶家业”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帮扶工作有“两条腿”,一条腿是保障性扶贫,就是对困难群众实行救济:市中心医院在帮扶活动中,不仅采取送钱送物的方式解决困难群众“一桶油、一袋米、一床棉被”的生活需求,还通过义诊的方式满足困难群众的健康需求。另外一条腿是开发式扶贫,主要是着眼长远,帮助解决就学就业难题,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市中心医院尽己所能,设立“金秋助学”基金,资助每位考上大学的煤炭公司职工子弟1000 元;报销煤炭公司病、残职工的城区合作医疗参保费用;为困难职工子弟提供实习岗位,为有劳动能力的职工提供一定的后勤工作岗位。

  医院通过建立健全帮扶长效机制,激发起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让帮扶济困成为一项常态化、规范化、社会化的工作。

如果您有关于“一个一个帮扶 一点一滴输送正能量——”的问题,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