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急救、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性医院。2011年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地市级区域医... [ 详细 ]
打造文化名片 构筑心灵桥梁
时间:2012-10-31 18:26来源:求医网
日前,省卫生厅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了院报院刊评比活动。经过省卫生厅、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评委会专家评审,我院选送的院报《武威医院》以丰富的信息内容、优良的编校质量,美观的版式设计等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喜获三等奖。此奖项的获得,正值我院《武威医院》创刊123期并全面改版之际。
本次评审是甘肃省卫生厅为了加强全省卫生系统内部宣传阵地建设,提高各地各单位院报、院刊编发质量和水平,促进全省卫生系统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卫生系统文化交流,经过省卫生厅、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评委会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优秀奖9件。
《武威医院》由院长王平基、党委书记郭廷仕亲自担任主编。院报的创办主要反映我院贯彻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发生的大事要事,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等医院发展动态。重点对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医疗特色、优质服务和新技术、新设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成果等信息向社会和同行进行展示。同时刊载医务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感悟,搭建交流平台,创造沟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服务百姓健康,塑造医院形象,构建文明之窗。《武威医院》现已出版124期共62000份,为全面反映医院各学科的进展动态,促进全院的学术氛围,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内部交流刊物,我们每期出版后均邮寄至甘肃省卫生厅各处,兰州市区各大省市医院、河西地区各兄弟医院、武威市所属各乡镇卫生院,交流单位近50家,成为医院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本报自发行以来,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医院“博学求精、厚德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和“科教兴院、人才立院、内强基础、外树形象”的办院思路,不断更新编辑理念,创新排版模式,丰富报刊内容,高度重视印刷质量,积极拓展发行范围,既充分体现了医院近年来发展建设的成就和思路,也打造了新时期医疗卫生战线上广大医务工作者展示、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为推动医院全面建设和发展,打造优秀医院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后,《武威医院》编辑部将以此次获奖为动力,在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扩大院报影响力、增强院报功能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依托医院发展的大环境,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博采众长、努力创新,贴近群众、做好纽带,弘扬医院文化,提供传播平台,继续打造展示医院风采、镌刻医院精神的“文化名片”,精心构筑连接职工心灵的“文化桥梁”。
本次评审是甘肃省卫生厅为了加强全省卫生系统内部宣传阵地建设,提高各地各单位院报、院刊编发质量和水平,促进全省卫生系统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加强卫生系统文化交流,经过省卫生厅、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评委会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优秀奖9件。
《武威医院》由院长王平基、党委书记郭廷仕亲自担任主编。院报的创办主要反映我院贯彻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发生的大事要事,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等医院发展动态。重点对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医疗特色、优质服务和新技术、新设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学成果等信息向社会和同行进行展示。同时刊载医务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感悟,搭建交流平台,创造沟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服务百姓健康,塑造医院形象,构建文明之窗。《武威医院》现已出版124期共62000份,为全面反映医院各学科的进展动态,促进全院的学术氛围,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内部交流刊物,我们每期出版后均邮寄至甘肃省卫生厅各处,兰州市区各大省市医院、河西地区各兄弟医院、武威市所属各乡镇卫生院,交流单位近50家,成为医院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本报自发行以来,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医院“博学求精、厚德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和“科教兴院、人才立院、内强基础、外树形象”的办院思路,不断更新编辑理念,创新排版模式,丰富报刊内容,高度重视印刷质量,积极拓展发行范围,既充分体现了医院近年来发展建设的成就和思路,也打造了新时期医疗卫生战线上广大医务工作者展示、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为推动医院全面建设和发展,打造优秀医院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后,《武威医院》编辑部将以此次获奖为动力,在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扩大院报影响力、增强院报功能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依托医院发展的大环境,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博采众长、努力创新,贴近群众、做好纽带,弘扬医院文化,提供传播平台,继续打造展示医院风采、镌刻医院精神的“文化名片”,精心构筑连接职工心灵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