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市中医院始建于1953年,经过发展,现有职工176人,床位100张,门诊量66000人次,经济收入666万元。
洮南市... [ 详细 ]
洮南市中医院始建于1953年,经过发展,现有职工176人,床位100张,门诊量66000人次,经济收入666万元。
洮南市... [ 详细 ]
暂无内容
时间:2012-11-05 16:45来源:求医网
江苏省徐州市积极构建公立医院与城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协作联合体
为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将患者的一般诊疗留在基层,江苏省徐州市积极构建公立医院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紧密协作联合体。
一、搭建合作平台,构建紧密协作关系
该市充分考虑公立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地域位置、业务关系、合作意愿,确立由徐州市一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徐州市肿瘤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徐州矿务局总医院等6家三级医院与主城区3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协作关系,确保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1所对口支援和指导的三级医院。在此基础上,组建由公立医院与若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成、业务紧密协作的社区卫生联合体,探索构建统一、节约、高效的运行机制。
在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安排下,初步形成三种协作方式:一是“院办院管”,由公立医院领建并直接负责其运行管理;二是团队帮扶,安排团队参与运行管理;三是对口指导,要求6家三级医院每周一至周五至少安排2名高年资医师到每个对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后两种模式主要针对区政府举办、企(行)业医院转型以及民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加大帮扶力度,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重要的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让群众信任基层医疗机构。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整体水平,徐州市在加大投入、实施社区卫生提档升级工程的同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结合社区卫生工作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完善适应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制度或规范。二是推广运用社区卫生适宜技术。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大力开展包括中医诊疗技术的社区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解决社区基本医疗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社区居民门诊和住院单次费用。三是开展技术指导和人才培养。以城市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前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制度为平台,进一步通过选派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在社区开展临床带教和学术讲座活动等多种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四是建立公立医院专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结对子”关系。共同组成社区健康管理团队,确保每个责任医生团队都有固定联系专家指导,为患者提供涵盖治疗、康复和护理功能的连续、全程的服务链。
三、建立长效机制,搭建双向转诊通道
在坚持分级管理、对口转诊和患者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该市在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建立了通畅的预约诊疗、双向转诊程序和绿色通道,明确了双向转诊的病种范围、适应症、转诊程序和保障措施,要求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做好双向转诊记录。一方面,公立医院要为社区居民上转提供“一站式”转诊服务,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创造便利条件,方便社区居民就诊和治疗。另一方面,医院将适合在社区治疗和康复的病人及时下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统筹规划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在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远程会诊系统,进一步方便患者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同时,发挥公立医院技术和设备优势,通过建立基层医技检查技术指导中心,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临床检验、影像检查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求公立医院为转诊检查病人提供就诊方便,并适当优惠、减免检查费用,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心电图和医学影像远程诊断、视频会诊、急救指导等技术支援,真正让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2年上半年,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和住院服务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90 %、9.59%,次均费用分别控制在39.63元、1753.06元,同比下降8.13%、4.83%。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比例为49.8%,社区门急诊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69%,有效降低了居民医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