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底蕴:
1947年11月,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远见卓识,运筹于胸,宏图甫展,购置了田家园6号、9号民宅作为医院用房,面积... [ 详细 ]
历史底蕴:
1947年11月,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远见卓识,运筹于胸,宏图甫展,购置了田家园6号、9号民宅作为医院用房,面积... [ 详细 ]
2015年07月01日停诊信息(上午)
口腔修复科:顾新华
心血管内科:严卉
2015年07月01日停诊信息(下午)
骨科:凌志恒
消化内科:章宏
时间:2013-02-27 10:12来源:求医网
2013年2月1日上午,在杭州举行的感染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推进会上,浙江大学校长杨卫、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共同签署了《感染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章程》,标志着感染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吴朝晖主持推进会,多位院士及国家千人计划学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出席会议,共同交流和讨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任务及机制体制创新。
会议宣布了中心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中心主任、副主任名单。著名分子病毒学家侯云德院士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巴德年院士、李兰娟院士和杨胜利院士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兰娟任中心主任,程京院士、袁国勇院士、徐建国院士任副主任。杨卫向学术委员和中心主任颁发了聘书。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表明,60%的肿瘤由感染造成,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患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25%以上,感染性疾病是人类头号杀手。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是世界各国公众和科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生命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也是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主题和重要的民生工程。由浙江大学牵头,协同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核心单位共建的感染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将面对国家急需解决的感染性疾病与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开展协同攻关。
感染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附属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介绍说,中心汇聚了感染性疾病诊治领域的优势学术力量;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协同单位是我国感染病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领衔我国感染病研究的重大项目,在重大传染病防治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国际一流的感染病诊治创新研究设施,基于云技术的信息化平台为协同创新提供支撑,建成了覆盖十五个省份的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李氏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取得重大突破,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现推广应用至全国31个省市 300 余家医院,已治疗10万余例次。
据介绍,该中心拥有院士及国家千人计划学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为骨干的科研团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信息网络与研究条件,将成为一个基础、临床、预防、控制、信息等多学科交叉、产学研用结合的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为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将紧密围绕我国急需解决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救治和防控的重大问题,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的新模式,引进、培养造就一批在感染性疾病诊治领域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高效运转的机制与体制,努力在感染性疾病诊治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性标志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感染性疾病诊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