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做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在社会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多年来,耳鼻喉科不断致力于耳鼻喉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科内学术研究成绩显著,先后... [ 详细 ]
靶向新药延长黑色素痣生存期
时间:2012-11-07 09:58来源:求医网
德国Schleswig-Holstein大学医院的Axel Hauschild博士及同事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一种新的靶向突变BRAF的药物可带来转移性黑色素瘤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研究表明:
发生BRAFV600突变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病人中,接受BRAF抑制剂dabrafenib治疗的病人无进展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5.1月,而用达卡巴嗪(DTIC-Dome)治疗的病人PFS中位数为2.7月。
dabrafenib治疗组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比(hazard ratio,RR)为0.30(95%可信区间为0.18-0.51, P<0.0001)。此项研究的结果近来也在美国临床肿瘤学协会的会议上进行了展示。
临床试验:
研究者解释说,半数左右的黑色素瘤与BRAF基因的两个突变之一有关,这引起了此基因一直处于活化状态,并促使细胞不断增殖。为了确定dabrafenib在1期和2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Hauschild和同事们从70个试验中心共纳入了250名病人,将其随机分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方式:天天2次口服150mg BRAF抑制剂,或每21天接受1000mg/m2的达卡巴嗪静脉注射1次。
病人年龄均为50多岁,均为白人,其中60%为男性。他们均患有不可切除的3期或4期疾病,但状态尚可。到截止日期2011年12月时,接受dabrafenib治疗的病人中57%仍继续治疗,而在达卡巴嗪治疗组有22%的病人仍在继续治疗。此外,44%的达卡巴嗪治疗组病人交叉接受了dabrafenib治疗。
BRAF有望提高患者生存率:
接受BRAF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中,11%的人死亡,而化疗组死亡人数占14%,存活的风险比为0.61(95%可信区间为0.25~1.48)。但是,研究者认为,到目前为止,对于确认此研究关于总体生存率而言,死亡人数还是太少。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也确证了dabrafenib与达卡巴嗪相比的客观应答情况。
完全应答:3% versus 2%
部分应答:47% versus 5%
疾病稳定:42% versus 48%
疾病进展:5% versus 37%
完全应答+部分应答:50% (95% CI:42.4~57.1) versus 6% (95% CI:1.8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