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治疗
时间:2016-05-05来源:求医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子宫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是由于不讲究经期卫生、月经疾病和妇产科手术等引起的。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治疗呢?下面就请妇科专家为女性讲解一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到底怎么治疗比较好?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包括对遏制疼痛的对症治疗、遏制雌激素合成使异位内膜萎缩、阻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刺激和出血周期为目的的性激素治疗,适用于有慢性盆腔痛、经期痛经症状明显、有生育要求及无卵巢囊肿形成患者。
1、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目前临床上常用低剂量高效孕激素炔雌醇复合制剂,用法为每日1片,连续用6-9个月,适合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2、孕激素:单用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通过遏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无周期性的低雌激素状态,并与内源雌激素共同作用,造成高孕激素性闭经和内膜蜕膜化形成假孕。所用剂量为避孕剂量的3-4倍,连续用6个月。
3、孕三烯酮:有抗孕激素、重度抗雌激素和抗性腺效应,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能使异位内膜萎缩、吸收。每周用药2次,每次2.5mg,在月经第1天开始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
4、达那唑:通过遏制激素并直接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结合,遏制内膜细胞增生,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出现闭经。适用于轻度及重度内异症痛经明显的患者。于月经第1日开始口服200mg,每日2-3次,持续用药6个月。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局部病变加剧或生育功能未恢复者,较大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者。优选腹腔镜手术法。手术方式有:
1、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切净或破坏所有课件的异位内膜病灶、分离粘连、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但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至少保留部分卵巢组织。
2、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切除盆腔内病灶及子宫,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适用于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患者,术后复发率约5%。
3、治疗性手术:将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适用于45岁以上重症患者。
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手术治疗前给予3-6个月的药物治疗,使异位病灶缩小、软化,有利于缩小手术范围和手术操作。对保守性手术、手术不彻底或术后疼痛不缓解者,术后给予6个月的药物治疗,推迟复发。
以上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治疗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是否解答了你的疑问呢?希望能够为女性朋友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参考。
【本文由大同新时代妇科医院供稿】
查看更多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治疗的相关常识>>

妇产科疾病
- 妇科炎症
- 妇科肿瘤
- 宫颈糜烂
- 月经不调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卵巢囊肿
- 外阴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妇科疾病
- 子宫肌瘤
- 盆腔炎
- 耻骨联合分离症
- 乳头溢液
- 积乳囊肿
- 绝经
- 功血
- 阴道痉挛
- 卵巢性不孕
- 原发性痛经
- 子宫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宫颈炎
- 慢性子宫内膜炎
- 妊娠呕吐
- 宫颈性不孕
- 霉菌性外阴炎
- 妇科检查
- 细菌性阴炎
- 盘腔炎
- 子宫息肉
- 输卵管积水
- 产褥期乳腺炎
- 乳头内陷
- 卵巢炎
- 乳房胀痛
- 白带异常
- 崩漏
- 闭经
- 滴虫性外阴炎
- 滴虫性阴道炎
- 附件炎
- 黄体囊肿
- 结核性阴道炎
- 卵泡囊肿
- 霉菌性阴道炎
- 输卵管炎
- 外阴炎
- 细菌性阴道炎
- 阴道炎
- 子宫颈息肉
- 子宫颈炎
- 子宫内膜息肉
- 子宫内膜增生
- 子宫肉瘤
- 子宫脱垂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法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 |
- 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 |
- 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家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医院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指南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 |
- 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 |
- 视频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