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疾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时间:2016-05-11来源:求医网
近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 得到了控制,而儿童心理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据我们在湖南省近万人的流行学调查,4-16岁城乡儿童的心理障碍患病率高达14.89%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对家庭和社会产生麻烦或严重的危害.儿童心理保健是一项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大事,特别在我国,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强儿童心理保健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儿童心理疾病是如何预防的?
1.从儿童时期重视精神健康教育,儿童早期的个性发展决定着其后来的个性特征,儿童时期是为身心健康打基础的一个重要时期。
2.要注意家庭学校教育问题。儿童富于模仿性,易于受周围人言行举止的影响,家庭与学校配合,对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爱劳动,爱集体的品德与作风,养成诚实、坦白、坚强、勇敢的心情和开朗豁达的性格。
3.及早发现和及时纠正一些精神障碍。儿童时期的神经机能失调,通常是从个别症状开始的,如口吃、遗尿、抽动、和睡眠障碍等。儿童时期的行为障碍,表现为孤僻、迟钝、冲动行为、多动、网络成瘾等。早期发现、及时确诊、及时处理。
4.对儿童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分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教育行为治疗等。但是很多家长很抵触对孩子心理疾病用药物治疗,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其实不然,对于病情较轻的孩子,一般采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加康复训练,通过谈话交流等形式,帮孩子打开心结。而如果孩子病情较重,出现绝食、体重急速下降、严重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或明显的破坏性行为等,就要及时送医院,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5.父母要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他们好奇、喜欢模仿、创新思维的特点应给予理解。经常将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方式与同龄的孩子对比。另一方面,父母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力求一致,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不应有求必应,而应从小培养儿童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
6.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由心理医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达到治疗目的。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病因和症状表现与成年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表现截然不同,而家长对孩子症状表现的描述越细致精确,对孩子的疾病确诊和治疗就越能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由于当今社会的种种因素,儿童心理疾病是个令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长和老师要多留意孩子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是否突然出现明显异常,发现孩子性格突然改变,出现异常语言和行为等情况,应与孩子多交流,情况没有缓解时应带孩子到正规的精神病专科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本文由西宁昆仑医院供稿】
查看更多关于儿童心理疾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