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怎么回事
时间:2016-05-12来源:求医网
大多数病人主诉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餐后疼痛加重,服硷性药物后不能缓解,或反见增剧。少数病人可表现为胸骨后痛,或胃部不消化感觉。胆汁性呕吐是其特征性表现,由于胃排空障碍,呕吐多在晚间或半夜时发生,呕吐物中可伴有食物,偶有少量血液。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在胃炎中所占的比例大概在5%左右,因此也不算是特别常见的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会找上门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急性胃炎恶化,或者是慢性胃炎没有注意做好护理造成急性胃炎更加严重。一起来认识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首先要有幽门功能丧失或幽门关闭不全的基本条件,如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胆汁可直接返流入胃;某些病人并无手术史,十二指肠内容物可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返流入胃,引起返流性胃炎。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胆汁持续流入十二指肠,如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而返流入胃,同样可以引起返流性胃炎。
单纯胆汁直接接触胃粘膜一般不引起损害,但可通过其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胆盐与胃酸结合可增强酸性水解酶的活力,破坏溶酶体膜,溶解脂蛋白而破坏胃粘膜的屏障碍作用,H+逆向弥散增加,进入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刺激肥大细胞而释放组胺,后者又刺激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最终导致胃粘膜炎症、糜烂、出血。胆汁与胰液混合后,胆汁中的卵磷脂与胰液中的磷酸酯酶A起作用而转化为溶血卵磷脂,如返流入胃,也可造成胃粘膜屏障的损害。
胃泌素可刺激胃粘膜细胞增殖以加强其屏障作用,防止H+的逆向弥散,但在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胃泌素分泌减少约50~75%,这可能是本综合征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
因为害怕进食后症状加重,病人减少食量,可发生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以及腹泻等表现。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相对比较复杂,而胃炎患者所要承受的痛苦也比较大,因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也需要有极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也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在手术和药物控制外,改变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本文由西宁长城医院消化科供稿】
查看更多关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怎么回事的相关常识>>
- 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方法 |
- 胆汁返流性胃炎病因 |
- 胆汁返流性胃炎饮食 |
- 胆汁返流性胃炎专家 |
- 胆汁返流性胃炎医院
- 胆汁返流性胃炎治疗指南 |
- 胆汁返流性胃炎症状 |
- 胆汁返流性胃炎检查 |
- 视频 |
- 胆汁返流性胃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