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型小儿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
时间:2015-02-06来源:求医网
小儿白血病现在发病率很高,是小儿血液肿瘤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对小儿白血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手段仍然是化疗和骨髓移植,其中联合化疗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最重要的选择,特别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及支持疗法
(1)加强护理,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积极防治继发感染:坚持口腔、会阴部及皮肤清洁护理。当粒细胞≤0.5×109/L时应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一般多主张自化疗开展即长期口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每天25mg/kg,每周服3天停4天,预防卡肺囊虫肺炎。
已有感染症状时应送细菌培养后选用恰当的抗生素,对消化道真菌病选用制霉菌素(制真菌素)、克霉唑等。接触水痘给人血丙种球蛋白每天1.3ml/kg,肌注3天或阿糖胞苷(Ara-C)每天30mg/m2肌注3天。对合并水痘或带状疱疹患儿应停用皮质激素,给予阿糖胞苷(Ara-C)每天(100mg/m2)静滴3~5天或给予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治疗。
(3)尿酸肾病的防治:在治疗上除鼓励病人多饮水外,要给予嘌呤醇10mg/kg·d,分三次口服,连续5~6天;当血尿酸>59um01/L时需要大量输液和碱化尿液。
(4)输血或成分输血:纠正贫血可输新鲜血或浓缩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达70~80g/L。血小板过低可输浓缩血小板,每天可给4~6U(400ml全血中所获血小板为1U)。较好使血小板维持在30×109/L以上。粒细胞过低,可考虑输浓缩白细胞。因粒细胞寿命仅数小时。疗效不确切。目前对此多持否定态度,认为粒细胞含有白细胞抗原。受者会产生抗白细胞抗体。较好粒细胞悬液经过15Gy射线照射后再用。
2.化学药物疗法
化学药物疗法为白血病的主要疗法。对于慢性期可行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体征和血液学水平的异常表现。对急变期的病例,治疗目的是将其逆转至慢性期。
查看更多关于白血病型小儿血液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法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肿瘤科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软组织肉瘤
- 肿瘤与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变
- 淋巴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肿瘤与疼痛
- 软组织肉瘤
- 直肠癌
- 肿瘤疾病
- 肺癌
- 甲状腺癌
- 食管癌
- 纵隔肿瘤
- 垂体腺瘤
- 脊髓肿瘤
- 颅内肿瘤
- 泌尿系肿瘤疾病
- 软组织肉瘤
- 胸主动脉瘤
- 乳腺癌
- 乳腺纤维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妇科肿瘤
- 小儿血液肿瘤
- 小儿肿瘤
- 小儿骨肿瘤
- 眼眶病眼肿瘤
- 骨肿瘤
- 脊柱肿瘤
- 鼻咽癌
- 口腔颌面肿瘤
- 皮肤肿瘤
- 肾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间质瘤
- 宫颈癌
- 骨癌
- 胶质瘤
- 脑动脉瘤
- 听神经瘤
- 垂体瘤
- 颅咽管瘤
- 脑瘤
- 子宫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肿瘤
- 阴茎癌
- 贲门癌
- 脑胶质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错构瘤
- 骨瘤
- 软骨瘤
- 甲状腺腺瘤
- 骨巨细胞瘤
- 软纤维瘤
- 神经胶质瘤
- 颈部血管瘤
- 软组织肿瘤
- 外阴肿瘤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残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输尿管肿瘤
- 浆细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肠肿瘤
- 胆囊肿瘤
- 骨髓瘤
- 骨样骨瘤
- 皮肤纤维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状血管瘤
- 小儿血管瘤
- 脑垂体腺瘤
- 肾盂癌
- 睾丸肿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肠癌
- 肠肿瘤
- 唇癌
- 大肠癌
- 胆管癌
- 胆脂瘤
- 腹部肿块
- 睾丸癌
- 结直肠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鳞状细胞癌
- 毛囊瘤
- 脑血管瘤
- 尿道癌
- 气管肿瘤
- 上颌窦癌
- 肾错构瘤
- 肾肿瘤
- 嗜铬细胞瘤
- 外阴癌
- 外阴浸润性鳞癌
- 外阴平滑肌肉瘤
- 外阴乳头状瘤
- 外阴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纤维肉瘤
- 心脏内粘液瘤
- 星形细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肿
- 牙龈癌
- 牙龈瘤
- 眼部肿瘤
- 胰腺囊肿
- 阴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样癌
- 蛛网膜囊肿
- 胃肠道癌
- 胃恶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肠系膜动脉瘤
- 肠系膜囊肿
- 肠系膜肿瘤
- 肠血管瘤

- 小儿血液肿瘤治疗方法 |
- 小儿血液肿瘤病因 |
- 小儿血液肿瘤饮食 |
- 小儿血液肿瘤专家 |
- 小儿血液肿瘤医院
- 小儿血液肿瘤治疗指南 |
- 小儿血液肿瘤症状 |
- 小儿血液肿瘤检查 |
- 视频 |
- 小儿血液肿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