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感染病因病理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时间:2015-02-07来源:求医网
烧伤感染病因病理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随着一些新型青霉素的应用及支持疗法的应用,患者存活时间延长,革兰阴性机会菌如沙雷菌、克雷白菌、变形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等成为烧伤感染的常见菌。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近年来,在烧伤侵入性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如以烧伤痂下活组织内检出的菌种为准,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真菌之比为60%∶31.8%∶6.4%,余为杂菌。革兰阴性杆菌导致侵入感染者约为革兰阳性球菌的1倍。第三军医大学烧伤研究所自1980~1987年间,从烧伤痂下活组织、死后内脏立即取材和血液培养中共检出革兰阴性杆菌303株,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列出的菌种都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烧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创面存在大量的腐败组织,很适合这类腐生菌生长,细菌侵入痂下后,常呈弥漫性扩散,菌量也较大。加以这类细菌天然耐药性者多,是抗生素使用后筛选的结果。细菌本身的毒力虽不大,但菌量很多时所产生的毒素足以引起全身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当前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国内多采用暴露疗法和外用抗菌药物(如SD-Ag等),但外用抗菌药物只能遏制细菌的繁殖速度,为分期切痂植皮争得时间,痂下菌量仍将随着病程的推移而增长。测定烧伤后不同时间的50份痂下活组织标本,在伤后第1周内,活组织菌量>106/g组织只占11%;第2周上升为55%;第3周则为75%。又对42次切痂植皮部位的痂下组织菌量和手术成败进行了相关分析:当痂下活组织菌量<105/g组织时,17例次有15例次(88.2%)获得成功;组织菌量>105,<106/g组织时,13例次尚有10例次(76.92%)植皮成活;当痂下活组织菌量>106/g组织时,特别是>107/g组织时,12例次只有2例次植皮存活,成功率只有16.7%。所以切痂植皮的成败与痂下活组织菌量有一定关系,而痂下菌量又与病程有关,尽早手术切痂植皮,是防治此类侵入性感染的根本手段。
查看更多关于烧伤感染病因病理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