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及其诊断
时间:2015-02-07来源:求医网
本病是以鼻干燥,鼻粘膜、骨膜和骨部发生萎缩,嗅觉消失,鼻内有结痂为特点的一种发展缓慢的鼻科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因营养不良、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异常、植物神经失调和遗传因素等所致。后者则与鼻腔感染病灶长期刺激、不适当的手术、粉尘、有害气体或高温刺激有关。本病早期粘膜仅呈一种慢性炎症性变化,逐渐出现萎缩。粘膜及骨部之小动脉因发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与海绵状静脉丛炎,使血管腔缩小而闭塞,循环不良,致鼻甲失去正常的海绵组织而呈枯萎状态。粘膜上皮失去毡毛,常有鳞状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分泌减少,骨及骨膜亦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和骨质吸收现象。鼻腔变宽,气流过量,粘膜表面的粘液随蒸发而变为粘稠,最后形成结痂。中医称本病为“鼻槁”。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鼻内干燥、鼻塞、嗅觉减退、头痛、鼻分泌物呈块状结痂,有时有小量出血,呼气恶臭。伴咽喉部萎缩性病变时,则产生咽喉干燥,有异物感以及咳嗽、嘶哑等。
2.体征:鼻腔宽大,鼻甲明显缩小。鼻腔粘膜干燥,失去正常光泽,呈苍白或淡红色。鼻腔内积有大量黄绿色或灰绿色脓痂,粘着于鼻粘膜上,取除后可见粘膜干燥发红,触之易出血。严重时咽部粘膜也有上述变化。
(二)现代检测
1.取鼻分泌物或脓痂作细菌培养,以利于诊治。
2. X线片检查:除某些患者可见鼻窦炎体征外,鼻腔外侧壁常增厚,鼻中隔软骨有时骨化。
查看更多关于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及其诊断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