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的脑MRI检查
时间:2015-02-09来源:求医网
腔隙性脑梗死的MRI检查的空间分辨力高,组织对比较好,能检出更小的病灶,而且在MRI上因无骨质伪影,故脑干小脑的腔隙性梗死灶显示清楚。MRI诊断脑梗死主要是以缺血区脑组织水肿为基础。缺血6h后血-脑脊液屏障开始破坏。水与蛋白质从血管内漏入梗死区。引起细胞外血管性水肿,MRI则缺血发生后不到2h即显示细胞性脑水肿。
腔隙性脑梗死早期病灶:MRI可分辨出长T1与长T2的腔隙灶,T2加权像尤为敏感。根据病理和MRI检查,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变面积大小不一,直径为0.5~20mm。Fisher曾将直径在10mm以上的腔隙称为巨腔隙,后来又把腔隙灶直径的上限定为20mm。多数学者认为腔隙灶直径应在≤15mm范围。有报道认为梗死血管的直径可以在40~50μm,所形成的腔隙灶直径可以小到0.5mm。对于直径小于0.5mm的病灶应与Durand Fardel提出的“筛孔”区别。“筛孔”是在大脑切面上可见髓质内有些孔洞,每个孔洞中都有一支血管。这些孔洞是血管周围间隙的扩大,因为孔洞都很小,脑实质无明显破坏,而是脑实质的退缩所致。在影像学特别是MRI检查时,须与腔隙性脑梗死区别。
查看更多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脑MRI检查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 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方法 |
- 腔隙性脑梗死病因 |
- 腔隙性脑梗死饮食 |
- 腔隙性脑梗死专家 |
- 腔隙性脑梗死医院
- 腔隙性脑梗死治疗指南 |
- 腔隙性脑梗死症状 |
- 腔隙性脑梗死检查 |
- 视频 |
- 腔隙性脑梗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