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的适合人群是哪些
时间:2014-10-21来源:求医网
冠脉搭桥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简称。这是一种减轻心绞痛和降低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手术。手术中所用到的动脉或静脉,都来源于病人自己的身体(乳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大隐静脉)。手术会将血管桥接于冠状动脉,绕过冠脉粥样硬化狭窄部,从而提高冠脉灌注,达到增加心肌氧供的目的。冠脉搭桥往往于心脏停搏时进行,须要使用体外循环支持。然而搭桥手术也能够在跳动的心脏上实施,就是所谓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1、左主干病变:
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优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命。为了缩小风险建议选择搭桥。
2、三支病变:
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3、伴有心功能不全:
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4、伴有糖尿病的患者:
普通支架对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还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5、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
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6、对抗血小板药物过敏的患者:
由于支架需要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此药物过敏的患者也应考虑搭桥手术。“然而,如果患者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接受全面麻醉可能会有危险,不适合接受常规体外循环搭桥,而应选择介入治疗。”
温馨提示:搭桥数量的多少无法显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一位有着大量冠脉病变的患者因为缺乏适合的“靶血管”,那么也会接受相对少的搭桥。如果一条冠状动脉太细(<1mm或<1.5mm取决于外科医生),并且严重钙化(意味着冠状动脉没有节段免于冠脉疾病的侵犯)或是心肌桥(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间而非心脏表面),这样的病人就不适合实施搭桥术。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会估算需要搭桥的数量,但是最终的决定是在手术室内,须经过心脏的检查。
查看更多关于冠脉搭桥的适合人群是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