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疾病(小儿心包结核)

心包疾病应该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对于心包疾病我们都不陌生,心包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当出现心包疾病的症状时,必须及时的上医院就诊。生活中心包疾病的症状很容易与其他类似疾病的症状相混淆,为了避免这些相似症状给治疗带来困难,我们应该将心包疾病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结核性心包炎
通常由纵隔淋巴结结核、肺胸膜结核直接蔓延而来。临床特点是发病较缓慢,毒血症症状较轻,渗出液多为大量,且多为血性,病程经过较长,最后常发展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诊断主要根据是:①长期不规则发热、软弱、疲乏、盗汗、体重减轻,发热虽然较高,但患者往往无严重的中毒面容;②有心包外结核的存在,最常见者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与淋巴结结核;③心包渗出液为中等或大量,可达1000ml或更多,呈浆液纤维蛋白性或血性,虽经多次抽液,仍有重行积聚的倾向;④心包渗出液培养或动物接种可发现结核杆菌,阳性率为 25%-50%;⑤抗结核治疗后良好,易形成慢性缩窄性 心包炎。
二、病毒性心包炎
病毒性心包炎近年有增多的趋势,甚至有人称“病毒性心包炎为目前心包炎中的**”。多有以下特点作为诊断线索:①有病毒感染的病史,在病毒感染后l-3周内产生心包积液;②可与病毒性心肌炎及(或)心内膜炎同时发生;③心包积液量不太多,可为一过性的,但可以再发。一般无明显心包填塞症状,积液可为血性;④轻者可毫无症状,也可有心前区隐痛,重者心前区剧痛,类似心绞痛或心肌梗死;⑤病程较短,一般为6~7周可自行痊愈;○6根据血清与心包积液的补体结合试验效价增高,可作诊断。柯萨奇病毒可从患者粪便与鼻咽部分泌物中分离出,也有助于此病的诊断;○7预后良好,很少形成缩窄性心包炎。
三、化脓性心包炎
化脓性心包炎是病情经过急重,预后较差的心包疾病,只有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二方有治愈的希望。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化脓性心包炎常继发于下述情况之一所致:①胸腔内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脓胸、纵隔脓肿,胸骨、肋骨或脊柱的骨髓炎等直接蔓延至心包;②血源性(败血症)播散至心包;③心包穿人性损伤污染;④腋下脓肿或肝脓肿、蔓延或穿过隔肌引起心包化脓感染。但也有不少未查出原发病灶。心包渗液为脓性或脓血性,常能找到化脓性细菌一心包积液培养在病原学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化脓性心包炎常被原发病掩盖,在所有的心包炎中是较易误诊与漏诊。化脓性心包炎具有如下特点为诊断线索: ①败血症或其他化脓性感染发生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应想到化脓性心包炎的可能;②化脓性感染时,一旦出现心音遥远,心脏浊音界扩大,应及时进行B超检查;③化脓性感染患者一旦出现心前区疼痛或兼有心前区皮肤轻度水肿,体检发现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征,则大致可确定化脓性心包炎的存在。但不典型病例也可误诊。
误诊或漏诊的原因可能为:①原发性感染灶或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比较突出,以致对心包炎的体征未及注意而致漏诊;②起病缓慢,一般中毒症状不太严重,或由于病初心包积液中未见有大量脓细胞,或者心包积液为血性,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对可疑病例应进行心包积液细菌学培养以明确诊断。
四、风湿性心包炎
风湿性心包炎多发生于青年人,而中老年人少见。临床上诊断为单纯性风湿性心包炎少见,常合并风湿性心肌炎与心内膜炎,即所谓风湿性全心炎,且风湿性心肌炎与心内膜炎临床征象较突出。风湿性心包炎也常与心脏外风湿性病变并发,如多发性关节炎。风湿性心包炎可为干性(纤维素性)或渗出性(浆液纤维素性入风湿病患者突然出现体温升高、血沉加快、心脏搏动与呼吸明显加速,提示风湿病活动性加重。心包摩擦音常常持续短暂时间而消失,或时隐时现,因此临床上可被忽略。风湿性心包炎渗出液通常为浆液性,极少为血性,液量一般为少量或中等量,不超过300ml。但偶尔也可为大量,达到或超过1000ml。如渗液量少通常在2-3周内可自行吸收。风湿性心包炎痊愈后,一般只引起局限性松弛性的粘连,不累及整个。已包,不妨碍心脏功能。风湿性心包炎与结核性心包炎的鉴别,主要依据风湿热的表现,发病较急、病程较短,以及水杨酸制剂的良好效果和较好的预后。
温馨提示:心包疾病除了要与以上疾病相鉴别之外,还应该注意与尿毒症性心包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放射性心包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肿瘤性心包炎、心包积水等这些疾病相鉴别,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

- 友情链接:
- 心包疾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