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药物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有哪些
时间:2017-01-04来源:求医网
选择药物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性疾病,终生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很漫长。很多糖友尝试着各种治疗方法,比如吃降糖药,控制饮食,做运动,但是效果并不好,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很迷惑,下面我们来聊聊选择药物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有哪些?
1、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那几种:
所谓口服降糖药,主要指西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和拜糖平三种。磺脲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为中等偏强,有D860(甲磺丁脲)、优降糖、美吡达、糖适平、达美康,其中优降糖作用最强,美吡达作用快而短,达美康作用时间较长,糖适平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双胍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食欲,减少糖类的吸收,同时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其中降糖灵已近淘汰。拜糖平属于第三类口服药,此类药主要是遏制糖类的分解,缓解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其次,在国外还有三类新药正在开发中,有的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
2、糖尿病病人是否都必须使用降糖药物:
糖尿病病人都得进行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那么他们是不是都得吃药、打针?1型糖尿病病人当然得打针,但2型糖尿病病人就不一定了,有人统计过2型糖尿病病人约有20%不需要用降糖药物,单凭饮食和运动疗法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如果一个1型糖尿病病人初诊时空腹血糖不到11.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不到16.7mmol/L,就说明病人胰岛还是有一定功能的,此时应嘱咐病人好好控制饮食,加强锻炼1个月以观后效。如果血糖控制仍不满意,可根据情况,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当然,如果一开始病人血糖就很高,比如说空腹血糖高于200mg/dl,餐后两小时高于300mg/dl,那就得及时用药了。如果空腹血糖高于300mg/dl,尿中有较多的酮体,就需要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了。
3、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正确选药:
没有哪种降糖药物十全十美,对所有糖尿病病人疗效都好。糖尿病用药应个体化,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如肥胖病人应优选双胍类药物,偏瘦病人优选磺脲类药物比较合适;如果病人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可选择α-糖苷酶遏制剂或诺和龙;伴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则应选择糖适平,因为该药主要通过胆道排泄,受肾脏影响较小。
4、糖尿病患者可以用食疗代替吃药吗:
选择适合个人体质的食疗,长期坚持可以有效地改善并能控制血糖水平。但是要视个人糖尿病的发展程度而定,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以选用食疗代替吃药来避免药物对人体造成的毒副作用,糖尿病后期患者应遵医嘱,药物配合食疗来调节血糖。
5、糖尿病患者是否可选择服用保健品而代替服药:
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保健品同食疗一样有着神奇的效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后服用保健品代替药品,糖尿病后期患者应在能稳定控制病情的情况下使用。保健品使用也要想食疗一样坚持长期使用才会活的更好的效果。
6、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哪些药物:
糖尿病患者尽量不使用抗炎镇痛药物、复方感冒药等药物,若长期使用可阻抑肾小管细胞的酶活性,产生直接的肾小管毒性作用,有时还会引起肾组织的过敏反应。
以上就是“选择药物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的说明,温馨提示:药物治疗,要坚持服药,定期随访,不断调整,注意低血糖发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到各级医院糖尿病(或内分泌)专科就诊,千万莫上某些庸医的当。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关于选择药物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