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小儿脑瘫的常见方法有什么
时间:2017-02-15来源:求医网
护理小儿脑瘫的常见方法有什么?不管是什么疾病,护理都是非常的重要的,护理保健工作可以说是疾病治疗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患者在治疗后对自己的不良习惯以及饮食等不作改变,那么治疗效果就会打折扣,甚至是复发。小儿脑瘫也需要足够的护理才行,下面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护理小儿脑瘫的常见方法有什么。
护理小儿脑瘫的常见方法有什么?
1、了解其饮食护理的目的
饮食护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其患者的体质,预防他们出现并发症和营养不良的症状。制定系统的护理和饮食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并防止营养过剩引起的并发症;协助患者躯体及四肢的康复训练,以保存残存的运动功能;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以树立患者信心。
2、日常饮食的营养补充
脑瘫儿的不进食表现其实就是脑瘫引起的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的反应,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后,才会逐渐产生主动的咀嚼、吞咽动作。因此,家长在喂食时应有耐心,食物的选择应根据小儿的生长需要及时调整,保证孩子能获取足够的营养素。
出生4~5个月时,就应该开始给小儿添加其他辅食了,如蛋黄、米粉。6个月时,可以给患儿喝一些含有蔬菜末和肉末的粥。8~9个月可以开始每日进食三餐,少吃零食。不能只给患儿流食,只有进食软饭和固体食物,才能锻炼患儿的咀嚼能力,并可促进患儿口腔及舌的控制能力,有利于未来语言功能的发展。
3、注意饮食护理的要点
保证2高3低的合理饮食搭配: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饮食搭配原则是脑瘫患者饮食护理的要点之一,并要注意饮食的色、香、味调节,以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供应。
多食滋肾养肝、健脾养胃、强筋健骨的食物对于脑瘫患者的康复有益,可达到辅助缓解病症的效果,如多食桂圆、大枣、莲子、黄芪、党参、胡桃、山药等食物,多饮骨头汤等。
4、学会营养成分的计算公式
根据我国人民膳食习惯及国内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标准,成年人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60%~70%、蛋白质应占11%~14%、脂肪应占20%~25%,所以给予该患者碳水化合物223~320g/天,蛋白质41~64g/d。脂肪33~51g/d。按国内营养学会正式公布的我国膳食指南和营养成分表,计算出患者膳食营养供给量与实际每日所需营养中其维生素AD等不足,即每天早晚加维生素AD胶丸1粒及维生素C0.1克、维生素B各 1片。
5、掌握饮食内容和时间安排
按照患者膳食营养供给量的比例,以无渣半流质饮食为主,内容包括米粥、线面、烂面片、酥肉松、豆腐、**汤、肉骨汤、西红肺、菜心及叶、淡牛奶、酸奶、菜泥、新鲜水果泥、饼干、调料(包括白砂糖)适量及维生素等。每日就餐6次(6、9、11、15、17及20时)。
护理小儿脑瘫的常见方法有什么?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对于疾病的护理,家属需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才行。面对小儿脑瘫,我们要乐观面对,积极治疗,多多给予患儿关心,这样孩子才能配合治疗。
查看更多关于护理小儿脑瘫的常见方法有什么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