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肿瘤(椎管内肿瘤)

脊髓肿瘤的诊断措施
脊髓肿瘤又称椎管内肿瘤,可分为分为髓内、髓外硬脊膜下和硬脊膜外肿瘤。肿瘤在脊椎的任何节段都可发生,脊髓肿瘤的诊断措施可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来帮助诊断。其中主要以检查来做出明确诊断。只有准确无误的诊断,才能开始后续的对症治疗,固人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1.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感染存在时,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2)腰椎穿刺:腰穿后测压及动力试验常有不同程度的脊髓蛛网膜下腔梗阻,脑脊液蛋白含量绝大多数增高。梗阻越完全梗阻部位越低,蛋白含量越高;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的蛋白定量较其他肿瘤高脑脊液的细胞数一般正常,有上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继发感染者白细胞数可增高,如穿刺恰好刺入腰骶段肿瘤内,可无脑脊液流出皮样或上皮样囊肿腰穿可抽出"豆腐渣"样物。
2.辅助检查
(1)脊柱X线平片:由于先天性肿瘤的长期压迫使椎弓根变扁及椎管变宽椎体后缘出现凹陷压迹。
(2)CT检查:椎体的肿瘤(如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脊索瘤等)多见椎体塌陷、骨质广泛性破坏,出现低密度病变区周围可见高密度成骨反应或钙化;多有椎体膨胀和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影,向椎管内发展时可见脊髓的受压移位。髓内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等)多见,脊髓的局限性增粗胀大伴有脊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间隙的变窄肿瘤密度均一,多为低或等密度少数为高密度肿瘤与正常脊髓界限不清,可增强或不增强。
髓外硬膜下肿瘤可因不同肿瘤的类型表现各异神经纤维瘤多呈等或稍高密度,有囊变和钙化,中等均一强化可因肿瘤的椎管外生长导致椎管或椎间孔的扩大,多见椎管内外相连的"哑铃"型肿块影;脊膜瘤多为高密度,明显均一强化;脂肪瘤多呈分叶状低密度肿块不强化;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多位于颈胸髓的腹侧边界规则清楚呈囊性信号不强化或仅包膜轻度强化。
(3)MRI检查:脊髓的MRI矢状位成像可不受脊椎生理弯曲的影响,充分连续的显示脊髓的全长及椎管前后缘的关系更好的确定病变的解剖界限,冠状位可观察脊髓两侧的神经根和脊髓的形状,以鉴别髓内髓外病变及其范围,而且MRI对脊髓内病变的信号特征显示也优于CT是椎管内病变的优选检查措施。
脊髓肿瘤的诊断措施并不难,上述这些检查可以用来帮助诊断脊髓肿瘤,脊柱X线平片检查可以显示骨质的变化,但不能显示还未引起骨质破坏的肿瘤。MRI被认为是检查脊柱和脊髓的较好方法。活检可以确定肿瘤类型。

- 友情链接:
- 脊髓肿瘤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