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哪些
时间:2014-12-15来源:求医网
随着社会的发展,神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伴随而来的病症也愈来愈多,电解质紊乱就是因为日常生活的不规律而形成的病症。电解质紊乱根据过多或缺失的元素不同,出现的病症也不同,影响该病的元素有钠、钾、镁、钙这4种,病症的检查诊断就变得尤为重要。那么电解质紊乱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请看详细描述。
钾和钠的测定:目前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是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它具有快速、准确、灵敏、操作简便等特点,但需要专用仪器和电投,且泵管寿命短,对基层单位带来经济上的困难。酶法不需要专用仪器且有较好的分析性能,能跟日常生化一起在普通的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离子选择电极法又分为直接法测定(标本不稀释)和间接法测定(标本稀释)。直接法直接用血清或全血,准确性高,但电极寿命短,间接法用稀释的血清为样品,准确性受稀释因素的影响。
电解质紊乱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如下:
一、电枉法(ISE)
【实验原理】
样品和标准液送人电极管道。当被测离子接触电极、发生迁移、产生电势,可根据电势产生大小测定离子浓度高低。Na电极用多维玻璃膜是长期性,K电极用缬氢霉素膜。
【操作】
自动或半自动仪器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注意以下几点:
1、全血或血浆标本建议用肝素抗凝,血清和血浆标本都应及时分离,否则细胞内外离子的交换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尿、脑脊液标本应先离心再测定,以保持电极的清洁。
2、好的电极钠和钾的线性可达100~200mmol/L(尿10~200mmol/L)和1.0~15.0mmol/L(尿2.0~200mmol/L),精密度CV<3%(尿小于5%)。
3、校准对于ISE测定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自动化高的仪器可以自动定时校准,一般是二到三个水平浓度校正。半自动仪器也应按时校正。
4、电极的寿命跟测定标本数及维护保养有关,要经常用厂家提供的清洁液冲洗流动池和电极头,要避免测定样品中的纤维蛋白堵塞管道或沉积在膜表面。
5、电极更换应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冲洗和稀释用水要用去离子水,避免水中离子的干扰。
二、酶动力学法
丙酮酸激酶法测定钾,β-半乳糖苷酶法测定钠。
【实验原理】
1、钾的测定: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二磷酸腺苷(ADP)在钾依赖性丙酮酸激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和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丙酮酸和还原型辅酶Ⅰ (NADH)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L-乳酸和氧化型辅酶Ⅰ。NADH的下降速率与标本中的钾离子浓度成正比,在340nm处监测NADH吸光度的变化,可计算出离子的含量。
2、钠的测定:邻硝基苯-β,D-半乳糖苷在钠-依赖性β-半乳糖苷酶作用下,生成邻硝基苯酚和半乳糖,邻硝基苯酚生成速率与标本中的钠离子浓度成正比,在405nm波长处监测邻硝基苯酚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钠离子的含量。
有了上面对电解质紊乱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的详细介绍,想必大家对电解质紊乱的检查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患病后,患者一定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确保能够早日康复。
查看更多关于电解质紊乱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