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发病病理
时间:2015-03-04来源:求医网
结节性多动脉炎在美国的发病率为1.8/10万人,国内尚无详细记载。男性发病为女性的2.5~4.0倍,年龄几乎均在40岁以上。起病可急骤或隐匿。
主要侵犯中、小动脉,病变为全层坏死性血管炎,好发于动脉分叉处,常呈节段性为特征,间或可累及邻近静脉,各脏器均可受累,以肾、心、脑、胃肠道常见,较少累及肺及脾脏。病理演变过程可见:初期血管内膜下水肿,纤维素渗出,内壁细胞脱落、相继中层可有纤维素样坏死,肌纤维肿胀、变性、坏死。全层可有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引起内弹力层断裂,可有小动脉瘤形成。
由于内膜增厚,血栓形成,管腔狭窄致供血的组织缺血,随着炎症逐渐吸收,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壁增厚甚至闭塞,炎症逐渐消退,肌层及内弹力层断裂部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形成机化。以上各种病理变化在同一患者常同时存在。
查看更多关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发病病理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 结节性多动脉炎治疗方法 |
- 结节性多动脉炎病因 |
- 结节性多动脉炎饮食 |
- 结节性多动脉炎专家 |
- 结节性多动脉炎医院
- 结节性多动脉炎治疗指南 |
- 结节性多动脉炎症状 |
- 结节性多动脉炎检查 |
- 视频 |
- 结节性多动脉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