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恐怖症的方法
时间:2015-03-06来源:求医网
一、症状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明知别人在同样情境下不会感到危险或威胁,但不能减轻其恐惧的体验和焦虑的心情。
(2)发作时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昏倒、心慌、颤抖、出汗等。
(3)对恐惧对象有极力回避行为。
(4)知道恐惧是过分、不合理、不必要的,但无法控制。
(5)不接触特定的物体或环境则无任何症状,但病人只要设想进入恐怖处境,就感到紧张不安(预期性焦虑)。
二、诊断
恐怖症以恐怖为主要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及特征,一般不难诊断。特定环境、特定物体或交往等,引起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因而极力回避。
1、广场恐怖症诊断。以害怕单独离家外出、到人多拥挤的场所,伴有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作为特征的一种恐怖障碍,可伴有或不伴惊恐发作。如害怕的场所仅限于社交场所,患者主要担心自己的表情和行为举止会被别人给予坏的评价时应诊断为社交恐怖症。如害怕的场所只限于某一特定处境,则应考虑单纯恐怖症的诊断。害怕被污染而回避某些物体或场所,与强迫观念有关者应诊断强迫症。回避与既往严重精神创伤有关的场所,则应考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期害怕离开家庭或亲人,则应考虑离别焦虑障碍;拒绝上学则为学校恐怖症。
2、社交恐怖症诊断。符合下列特征时可诊断为社交恐怖症。
(1)在一个或较多的社交或操作情境中显著和持久地害怕被人审视,即害怕自己会有窘迫或丢脸的表现(包括表现出焦虑症状)。
(2)暴露于害怕的情境会引起焦虑,并可能导致惊恐发作。
(3)明知这种害怕是不合理和过分的。
(4)这种害怕导致在暴露于社交情境时出现明显的痛苦,或导致回避社交情境。
3、物体恐怖症诊断。诊断特定的恐怖症必须符合下列特征。
(1)对一种事物或情境有持续和不合理的担心(排除由惊恐障碍、社交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引起的恐惧)。
(2)当接触恐惧情境时,即刻有焦虑反应。
(3)回避恐怖情境或在此情境中出现极度焦虑。
(4)恐惧、回避或痛苦妨碍了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5)自己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合理的或过分的。
查看更多关于诊断恐怖症的方法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