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可入肺颗粒物)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
PM2.5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搜索热点关键词,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生活影响。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认定PM2.5具有致癌危害,由此PM2.5受到各级环保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为您介绍PM2.5产生的来源。
雾霾已成为我国的一种常见天气,据统计PM2.5的含量占到霾总量的2/3,而在非浮尘霾天时,比例高达80%-90%,是造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PM2.5(Particulatematter)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叫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PM2.5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它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这些颗粒粒径小,质量轻,悬浮于空气的时间长,传播距离远,并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从而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PM2.5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两种:
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人为源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PM2.5可以由硫和氮的氧化物转化而成。而这些气体污染物往往是人类对化石燃料(煤、石油等)和垃圾的燃烧造成的。在发展国内家,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
在室内,二手烟是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颗粒物的来源是不完全燃烧、因此只要是靠燃烧的烟草产品,都会产生具有严重危害的颗粒物,使用品质较佳的香烟也只是吸烟者的自我安慰,甚至可能因为臭味较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同理也适用于金纸燃烧、焚香及燃烧蚊香。但是炒菜5分钟,PM2.5增加20倍系误读。
我国目前已开设针对PM2.5产生的来源多方面加以控制、限制,多种节能减排措施实施,但是这种靠天才能缓解的雾霾何时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尚需要长期而艰苦的控制。

- 友情链接:
- PM2.5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