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2015-03-20来源:求医网
急性腹膜炎为六腑之病,辨证多属六腑的实热证。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任何影响其“通”、“降”功能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发病之因。根据“六腑以通为用”、 “热者寒之”、“塞者通之”的原则,以通里攻下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同时由于本病发病急、变化快、危害重,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应及早祛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
1、通里攻下法:大承气汤出自优秀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为临床治疗急性腹膜炎的常用方。研究表明,大承气汤除具有泻下、通便、促进和改善胃肠运动障碍外,还具有抗菌、抗内毒素、调节免疫等作用。杨风蕊等采用给小鼠腹腔注射腹膜炎形成液的方法,建立急性细菌性腹膜炎模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白介素.1B(IL-lfl)含量,并观察小肠及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NO、TNF-~、IL-6及IL-1B含量明显增加,小肠及肝脏组织损伤加重;大承气颗粒给药组血清NO、TNF- Gt、IL-6及IL—lB的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小肠及肝组织的病理损伤减轻。结果认为,大承气颗粒对于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可遏制细菌及其内毒素诱导的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平衡机体的炎症反应,减轻炎性损伤,遏制严重并发症。这一结果与国内一些学者E5-6~报道的大承气汤是通过降低体内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结论相一致。
2、清热解毒法:近年来清热解毒方剂治疗急性腹膜炎的研究受到关注。薛小平等[7-8]采用清热解毒方剂治疗急性腹膜炎,结果,清热解毒方可遏制因炎症刺激造成的细胞因子过度分泌。通过炎症细胞因子网络的免疫调节作用,阻断细胞因子网络的恶性循环,减轻组织及脏器损伤。研究发现,狼紫草水提物可遏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免疫调节和镇痛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活血化瘀法: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最基本的作用是改善血液循环,影响血液流变学,促进腹膜吸收,抗炎,保护脏器不被损害,促进组织修复,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张勇等观察了血府逐瘀制剂提取物对急性腹膜炎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及细菌移位的影响,结果认为,活血化瘀法可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遏制肝脏细菌移位的发生发挥抗炎作用。
在腹部外科疾病中,血瘀证是很常见的兼证,不同疾病的发展阶段可表现为原发和主要病因病机,但更多情况是作为兼证继发于其他病因病机之后,因此辨治时可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的有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延胡索、丹参、赤芍、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丹皮、穿山甲、皂角刺等。
4、益气通下法:临床观察发现,急性腹膜炎患者在术后早期,不仅存在热毒内结、热盛肉腐、气血瘀滞,且存在气血不足表现,单纯给予通里攻下药,虽能起到预防术后并发症作用,但通下药多会伤及正气,进_步使气血亏损。吕文立等提出“补益正气、扶正祛邪、通里攻下”的治则,通过建立急性腹膜炎大鼠模型,观察益气通下药、益气通下中药+铃兰新(西药)、铃兰新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益气通下药对急性腹膜炎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后期明显;中西结合组对腹膜炎的治疗效果较好。表明益气通下药可有效调节体内炎症介质的生成、消除,具有控制炎症及改善机体状态的双重作用,起到治疗和保护脏器的作用。
查看更多关于急性腹膜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