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
时间:2015-03-24来源:求医网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大发作时可见正虚邪实相互错杂。临床上根据已发、未发、分虚实施治。发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治标,分别寒热,予以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久病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平时以正虚为主,当扶正治本,审察阴阳,分别脏器,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
(1)寒哮(发作期):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温哮汤。射干12克,麻黄10克,半夏12克,细辛6克,生姜10克,款冬花12克,紫菀12克,大枣10克,葶苈子12克,苏子15克,白芥子12克,杏仁12克,地龙12克,白果12克,蛤蚧6克,桑皮12克,防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参蛤丸、还少丸口服。
(2)热哮(发作期):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方药:定喘汤。麻黄12克,半夏12克,杏仁12克,苏子12克,桑白皮12克,黄芩12克,款冬花12克,白果12克,生甘草6克,地龙15克,葶苈子15克,鱼腥草30克,虎杖30克,生石膏30克,大黄6克,知母12克,南沙参12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热炎宁、鱼腥草丸口服。
(3)肺虚(缓解期):治法:补肺固卫,益气平喘。
方药:益肺汤。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12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党参3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2克,沙参12克,玉竹、川贝12克,石斛12克,白果12克,地龙12克,绞股蓝20克,灵芝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参茯丸、珍珠丸口服。
(4)脾虚(缓解期):治法:健脾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补脾汤。党参30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苏子12克,白芥子12克,莱菔子20克,苍术12克,杏仁12克,紫苑12克,款冬花12克,白果12克,地龙15克,水煎服。健脾丸、橘红丸口服。
(5)肾虚(缓解期):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肾气汤。熟地黄20克,山萸肉20克,龙眼肉20克,枸杞子15克,山药20克,灵芝12克,黄芪30克,沙苑子12克,茺蔚子12克,女贞子12克,桂枝12克,附片6克,补骨脂12克,仙灵脾15克,鹿角胶10克,麦冬12克,地龙12克,蛤蚧3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属气阴俱竭可用生脉散合七味都气丸以滋阴纳气。中药雾化剂:冷哮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10g,苏子、橘红各5g;热哮用麻黄5g,杏仁、黄芩各10g,石膏30g,金银花20g,水煎2次,再浓煎并反复过滤,沉淀,取液50ml,装瓶,超声雾化,口腔吸人,每次雾化时间为40分。
查看更多关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 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方法 |
- 呼吸系统感染病因 |
- 呼吸系统感染饮食 |
- 呼吸系统感染专家 |
- 呼吸系统感染医院
- 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指南 |
- 呼吸系统感染症状 |
- 呼吸系统感染检查 |
- 视频 |
- 呼吸系统感染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