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的西医治疗方法
时间:2015-03-24来源:求医网
冠脉搭桥的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1967年,Favaloro首先在美国Cleveland医学中心应用大隐静脉进行了升主动脉冠脉搭桥,奠定了现代冠脉搭桥(CABG)的基础。1974年北京阜外医院的郭加强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冠脉搭桥。到20世纪80年代后,冠脉搭桥日趋成熟, 是目前冠心病治疗效果较好的方法.
冠脉搭桥就是在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犹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川江河畅通无阻一样。所用的材料是患者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桥。
冠脉搭桥按是否需要体外循环辅助分为心脏停跳下搭桥和不停跳下搭桥两种方式。停跳(或室颤)下搭桥是过去常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同时需要心内操作的病变,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室壁瘤合并血栓等情况。这种术式的特点是靶血管显露清楚,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但体外循环带来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也较高。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搭桥对于无需心内操作的患者,尤其是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尤为适用,其优点是心肌保护较好,无体外循环并发症,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只有少数医学中心开展此项技术,尚有待普及。
1987年以后冠脉内介入治疗的开展对冠脉搭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微创冠脉搭桥的产生使冠脉搭桥术显现新的优势,微创冠脉搭桥术包括不停跳冠脉搭桥、小切口冠脉搭桥、胸腔镜下冠脉搭桥及局麻下冠脉搭桥等。近年来,冠脉搭桥合并冠脉内支架的“杂交”手术也为不少患者提供了治疗的好方法。
查看更多关于冠脉搭桥的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