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之哪些人为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
时间:2014-12-26来源:求医网
不知道大家对检验科之哪些人为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是否了解。血的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提供许多重要信息。
以下介绍检验科之哪些人为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
一、标本的采集
血常规检验标本常用静脉采血法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法。根据各类文献报道,静脉血采取的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末梢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较差,且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血小板计数偏低,因此血常规检验宜采用静脉血。采集合格的静脉血标本应注意:
1、采血前检查注射器和针头,避免因连接不紧而使空气进入产生泡沫致溶血。
2、采集标本较好采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既有利于标本的收集、运送和保存,又便于防止血液交叉感染。
3、所选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无溃烂、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等;还应特别观察标本稀释、样本抗凝不佳和溶血等现象;使用止血带时间较好不超过1min。
4、采血时应定位准确,严禁针尖在静脉中反复穿刺,否则可造成血肿和血标本溶血。
5、采血完成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入试管时应把针头拔掉。
6、采血时体位不同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也有影响,直立位与卧位相比易导致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细胞压积等项目测定值偏高。
7、采集末梢血标本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第1滴血擦去不用,采用第2滴血。
8、血液检查的标本量与抗凝剂比例要合适。血液比例过高时,容易出现微凝块,可能阻塞血细胞仪,同时影响一些检验结果;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会引起血细胞形态和体积的一些改变,导致结果不准确。
二、标本的保存
患者标本应有明确标记,与医师申请单内容相符;标本运送要专人专送;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尽快检测,尽量减少运送和保存的时间。因为标本保存时,血细胞的代谢活动、蒸发和升华作用以及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因而采血后到检验间隔的时间越短,检验结果越可靠。
以上就是关于检验科之哪些人为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的介绍,除了以上介绍外,还有对不能及时送检或测定的标本,必须采取保存措施,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采集后的5min内或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较好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资料,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保存24h。
查看更多关于检验科之哪些人为因素影响血常规检验的相关常识>>
检验科医院更多>
-
-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028-87393999
-
-
江西省肿瘤医院
三甲
0791-8331590
-
-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vy in /opt/A/www/qiuyi/application/views/newjbk/articleInfo.php on line 153 未知
0743-2110188
-
-
国内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vy in /opt/A/www/qiuyi/application/views/newjbk/articleInfo.php on line 153 未知
024-62255001
-
-
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三甲
0311-85925600
-
-
新兴县人民医院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vy in /opt/A/www/qiuyi/application/views/newjbk/articleInfo.php on line 153 二甲
0766-2922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