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结肠息肉的偏方有哪些
时间:2015-04-29来源:求医网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是根据触诊、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餐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患有结肠息肉,结肠息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可以说非常严重,那么,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帮助有效的解决这一症状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几个中医小偏方。
一、中医治疗结肠息肉的偏方:
方药:党参、黄芪、赤芍、桃仁、白芍、莪术、黄药子、枳壳、甘草各9g,薏苡仁60g(先煎)。
适应症:右下腹包块,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多,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苔薄,舌体小色淡,脉细弱。证属脾虚气弱,秽浊瘀血互结,凝滞于肠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二、中医治疗结肠息肉验方:
方药:乌梅、党参各15g,黄连5g,僵蚕10g,当归、赤芍、地榆各12g,牡蛎24g,甘草6g。
适应症:多发性肠息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温馨提示:结肠息肉与饮食密切相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实注意自己的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患有结肠息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查看更多关于治疗结肠息肉的偏方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