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瘤的偏方有哪些
时间:2015-05-04来源:求医网
骨瘤主要症状为疼痛,发病初期疼痛较轻,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会越来越重,有些患者在晚上疼痛会加剧,甚至难以入睡。骨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而人们常见恶性骨瘤称之为骨癌。那么治疗恶性骨瘤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介绍缓解恶性骨瘤疼痛的三个中药偏方。
1、蛇虫参藤汤
【来源】赵茂初,《国内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地鳖虫、白花蛇舌草、当归、徐长卿各10克,露蜂房、炙甘草各6克,蜈蚣3克,党参、黄芪各12克,熟地、鸡血藤各15克,乳香、没药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消肿散结。
【方解】方中地鳖虫、白花蛇舌草、露蜂房、蜈蚣搜剔邪毒,驱风透骨;伍以徐长卿、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止痛;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炙甘草补益气血;鸡血藤舒筋活血,故用本方治疗恶性骨瘤,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主治】骨癌。
2、鳖甲凤尾汤
【来源】胡安邦,《国内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柴胡、龙胆草各9克,夏枯草15克,炙鳖甲24克,地骨皮12克,凤尾草24克,板蓝根15克,漏芦6克,僵蚕、蝉衣、地龙各12克,生姜2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软坚化痰,清热解毒。
【方解】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肝胆风火挟痰毒上升入络,郁结为瘤所致。故本方用鳖甲、地骨皮清泻肝经血分伏火;柴胡、龙胆草以疏泄肝经气分郁火;凤尾草、板蓝根、漏芦凉血解毒;僵蚕、蝉衣化痰散结;地龙入络通瘀,又佐一味生姜辛散辟秽以开胃,从而取得较好疗效。
【主治】多发性骨血管瘤。
3、黄芪海昆汤
【来源】林芹壁,《国内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15克,郁金9克,川楝子5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各30克,赤芍12克,海藻、昆布各15克,陈皮、半夏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托毒,清热消肿。
【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尤以重用黄芪益气托毒;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海藻、昆布、陈皮、半夏软坚化痰,故获得临床治愈。
【主治】晚期股骨瘤。
温馨提示:以上三则中药偏方可有效缓解骨瘤疼痛,但不可随意乱用,应在医生的嘱咐下使用,避免造成患者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另外,骨瘤的偏方并不适合于每个患者,所以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较好的治疗方案,不能盲目使用。
查看更多关于治疗骨瘤的偏方有哪些的相关常识>>

肿瘤科疾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软组织肉瘤
- 肿瘤与疼痛
- 肺癌
- 食管癌
- 食管良性病变
- 淋巴瘤
- 胃癌
- 结肠癌
- 肿瘤与疼痛
- 软组织肉瘤
- 直肠癌
- 肿瘤疾病
- 肺癌
- 甲状腺癌
- 食管癌
- 纵隔肿瘤
- 垂体腺瘤
- 脊髓肿瘤
- 颅内肿瘤
- 泌尿系肿瘤疾病
- 软组织肉瘤
- 胸主动脉瘤
- 乳腺癌
- 乳腺纤维腺瘤
- 肝癌
- 肝血管瘤
- 胰腺癌
- 妇科肿瘤
- 小儿血液肿瘤
- 小儿肿瘤
- 小儿骨肿瘤
- 眼眶病眼肿瘤
- 骨肿瘤
- 脊柱肿瘤
- 鼻咽癌
- 口腔颌面肿瘤
- 皮肤肿瘤
- 肾癌
- 前列腺癌
- 膀胱癌
- 黑色素瘤
- 间质瘤
- 宫颈癌
- 骨癌
- 胶质瘤
- 脑动脉瘤
- 听神经瘤
- 垂体瘤
- 颅咽管瘤
- 脑瘤
- 子宫癌
- 淋巴癌
- 卵巢癌
- 血管瘤
- 脂肪瘤
- 胰腺肿瘤
- 阴茎癌
- 贲门癌
- 脑胶质瘤
- 脂肪肉瘤
- 肺腺癌
- 肉瘤
- 非霍奇金淋巴瘤
- 舌癌
- 错构瘤
- 骨瘤
- 软骨瘤
- 甲状腺腺瘤
- 骨巨细胞瘤
- 软纤维瘤
- 神经胶质瘤
- 颈部血管瘤
- 软组织肿瘤
- 外阴肿瘤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残胃癌
- 早期乳腺癌
- 输尿管肿瘤
- 浆细胞瘤
- 食管平滑肌瘤
- 中耳癌
- 小肠肿瘤
- 胆囊肿瘤
- 骨髓瘤
- 骨样骨瘤
- 皮肤纤维瘤
- 霍奇金淋巴瘤
- 蔓状血管瘤
- 小儿血管瘤
- 脑垂体腺瘤
- 肾盂癌
- 睾丸肿瘤
- 胸腺癌
- 炎性乳腺癌
- 鼻血管瘤
- 肠癌
- 肠肿瘤
- 唇癌
- 大肠癌
- 胆管癌
- 胆脂瘤
- 腹部肿块
- 睾丸癌
- 结直肠癌
- 口腔癌
- 淋巴管瘤
- 鳞状细胞癌
- 毛囊瘤
- 脑血管瘤
- 尿道癌
- 气管肿瘤
- 上颌窦癌
- 肾错构瘤
- 肾肿瘤
- 嗜铬细胞瘤
- 外阴癌
- 外阴浸润性鳞癌
- 外阴平滑肌肉瘤
- 外阴乳头状瘤
- 外阴脂肪瘤
- 胃平滑肌瘤
- 纤维肉瘤
- 心脏内粘液瘤
- 星形细胞瘤
- 胸腺瘤
- 胸腺囊肿
- 牙龈癌
- 牙龈瘤
- 眼部肿瘤
- 胰腺囊肿
- 阴道癌
- 尤文氏肉瘤
- 原位癌
- 粘液表皮样癌
- 蛛网膜囊肿
- 胃肠道癌
- 胃恶性淋巴瘤
- 胃畸胎瘤
- 肠系膜动脉瘤
- 肠系膜囊肿
- 肠系膜肿瘤
- 肠血管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