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时间:2014-12-31来源:求医网
食物中毒这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惕,许多人都问: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有哪些。小编根据专家的建议加以编辑,在这里还总结了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望大家可以加以参考。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尽量不要在路边小摊购买肉制品尤其是散装肉制品。
以往的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分析表明,肉制品诱发的食物中毒案例较多。由于肉类营养多,不仅人们爱吃,细菌也易在其中繁殖。路边小摊卫生条件差,肉制品沾染细菌的机会更大,而且散装肉制品大多没有冷藏设备,保质保鲜时间短,质量根本无法保证。正规商场或专卖店的配套设施完备,可以在那里放心购买肉制品,而且他们的供货渠道比较固定,即使发生不测,执法部门也能查清来源进行补救。
二、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为了避免食用过期食品,首先,要了解一下各类食品的保质期:
奶粉类食品的保质期马口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甜炼乳类食品的保质期马口铁罐装为9个月,玻璃瓶装为3个月。
麦乳糖类食品的保质期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3个月。
糖果类食品的保质期第1、4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2、3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
饮料类食品的保质期易拉罐,瓶装果汁、蔬菜汁的保质期为6个月,瓶装汽水的保质期为3个月。
各类食品的保质期一般都在盛装罐、盛装袋上加以注明,未注明的可以根据其生产日期进行推算。无出厂日期、又未注明保质期的食品为不合格产品,如果侥幸食用难免会引起食物中毒。
然而,个别生产厂家和不法商家受利益驱动,时常采取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无法识别真正的食品保质期:
涂改日期将过期食品的生产日期涂改,或在生产日期上涂上色素,使消费者难以辨识。
弹性标签标签上的保质期总是1到3个月,使消费者真假难辨。
随意标签有的袋装食品既无生产日期,也无保质期;有的则只注明保质期,却“忘”了生产日期;或虽然写着“生产日期见××处”,却怎么也找不到。更有甚者,生产日期的标签连同食品一起被厂家“优惠”出售,商家随卖随贴,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已经变成了经销日期。
化整为零即将大包装分解成小包装,小包装上既无生产日期也无保质期。
阅读完了上面的内容,大家对于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食物中毒这种病症,知道如何进行预防处理,就可以防范疾病于未然,让我们有一个好的身体,来经营家庭和事业。
查看更多关于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 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方法 |
- 消化内科疾病病因 |
- 消化内科疾病饮食 |
- 消化内科疾病专家 |
- 消化内科疾病医院
- 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指南 |
- 消化内科疾病症状 |
- 消化内科疾病检查 |
- 视频 |
- 消化内科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