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之活体组织检查的3大分类
时间:2014-12-31来源:求医网
不知道大家对活体组织检查的了解有多少,活体组织检查又被简称为“活检”,也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通过对病变组织及细胞形态的分析、识别,再结合肉眼观察及临床相关资料,做出各种疾病的诊断。但对一些疑难、罕见病例,还需要在上述的常规检查基础上,再通过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辅助诊断。活检分为三类。
以下是关于病理科之活体组织检查的3大分类的详细介绍:
一、术前活检
1、是指在治疗性手术前或在其它治疗(如放疗、化疗)前所做的活检。一般是取一小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小又位于体表者常常全取病变)送病理活检,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需3-7天才能发诊断报告。
2、这种术前活检的优点是创伤较小,一般在门诊即可做,绝大多数都能帮助临床确诊,使临床对下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有了确切的依据。
二、术中活检
1、是指在治疗性手术或探查性手术进行当中所做的活检,一般在20-30分钟内完成定性诊断,以便指导手术如何进行。应用最多的是快速冷冻制片技术,用不经固定的新鲜标本,快速冷冻至零下18℃以下,进行切片、HE染色进行观察诊断。
2、术中活检的最大优点就是在手术进行当中,即能对性质不明的病变予以确诊,使临床能立即确定手术治疗方案,避免再第二次进行治疗性手术。可毕其功于一役,患者免受二次手术,医护人员可省去再一次手术的劳顿。其次,起到了为外科医生安上了上百倍放大镜作用,能知道病变侵犯多深,多远,切缘有无瘤细胞等。
三、术后活检
1、是指对治疗性手术切除的病变及相关的组织、器官进行较全面的病理学检查。与术前活检不同的是切除送检的常是全部病变并可伴有受累的或需扩大切除的组织器官,以及所属的淋巴结等(如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性手术)。
2、术后活检的优点是检查全面细致,诊断更可靠,可进一步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其局限性是对于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或手术中发现已不能切除的疾病不能进行全面诊断。尽管有相关规范,全面检查取材,但由于有主、客观局限性,也有1%左右的漏、误诊率。
以上就是关于病理科之活体组织检查的3大分类的详细介绍了,相信您通过介绍对病理科的活体组织检查的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一般过程是肉眼观察送检的标本→取材→(固定、包埋)→制成薄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查看更多关于病理科之活体组织检查的3大分类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