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脐疝可根据其症状进行诊断
时间:2015-06-03来源:求医网
婴幼儿脐疝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玻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大的像核桃,安静或躺着时小肿块可鼓得大而紧张。若用手轻轻压回去,同时还可听到“咕嘟”一声,感到有一股气从小肿块里挤回肚子里去了。临床可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婴幼儿脐疝的症状属先天性,多发生于1岁以下宝宝。多位于脐上方。出现在脐带脱落后的数天或数周内,呈球形隆出。啼哭或挣扎时有内容物进入疝囊,平静时回纳腹腔。多属易复性疝,嵌顿少见。
婴幼儿脐疝症状较常见,多属易复性疝,嵌顿少见。当啼哭,站立和用劲时,脐部膨胀出包块,一般直径1~2厘米,无其它症状,往往在洗澡,换衣时无意中发现。如果宝宝脐疝气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长不用特别担心。脐疝气可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而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宝宝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
婴幼儿脐疝鼓出的肿块摸上去非常柔软。看上去外表呈一球形或半球形,像核桃大小的肿物。其次,宝宝哭闹得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疝气也就鼓得更大更明显,安静或卧床时可消失。
查看更多关于婴幼儿脐疝可根据其症状进行诊断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