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
时间:2015-06-30来源:求医网
重症肌无力是人类疾病中发病原因研究得最清楚、有代表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累而导致的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复杂,相关研究表明以下四种因素在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遗传因素在重症肌无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最初认为HLA基因复合体是重症肌无力的主要遗传决定因素,其中涉及HLAⅠ类基因中A1和B8,HLAⅡ类基因中DR3和DW3。随后,HLA基因复合体中其它相关基因,如补体C4和TNF-α也被列入其中。目前的研究表明HLA-A1B8DR3是疾病的主要遗传表型。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伴发胸腺瘤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2、致病性自身抗体在重症肌无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重症肌无力个体中,约90%的患者体内存在针对乙酰胆碱受体分子的自身性抗体,即所谓的血清学阳性个体。在发生胸腺瘤的患者体内血清学反应几乎全部为阳性。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主要结合靶点位于乙酰胆碱受体分子A亚单位上的主要免疫原性区。依赖抗体的补体溶解作用是乙酰胆碱受体分子破坏的主要原因;同时抗体介导的抗原调变作用也加速了乙酰胆碱受体分子的内化和溶酶体的降解作用,使得乙酰胆碱受体分子的半衰期由7天降至2天,体内神经突触后膜上功能性乙酰胆碱受体分子的数量急剧减少。
3、细胞因子及补体在重症肌无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主要依赖于Th类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FN-γ、IL-1β、IL-2、IL-12和TNF-α。TNF-α常被称为前炎症性细胞因子,在体内可以刺激其它类细胞因子IL-1、IL-12的产生,从而启动Th1类细胞反应,导致致病性自身抗体IG2α和IG2b的产生。Duan等人应用抗TNF-α抗体有效遏制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发展。
4、胸腺肌样细胞在重症肌无力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胸腺肌样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无论是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还是打破对自身抗原的耐受,胸腺肌样细胞的作用都不容忽视。胸腺内自身抗原的表达与诱导抗原特异性耐受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完全被阐明。但有资料表明,抗原的特异性耐受程度与自身抗原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高水平自身抗原的表达能诱导完全性耐受,低水平自身抗原的表达只能诱导有限的抗原特异性耐受。
查看更多关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的相关常识>>
重症肌无力医院更多>
-
-
成都空军机关医院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vy in /opt/A/www/qiuyi/application/views/newjbk/articleInfo.php on line 153 未知
-
-
武警上海浦东医院
三甲
021-56568022
-
-
南昌市第二医院癫痫科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vy in /opt/A/www/qiuyi/application/views/newjbk/articleInfo.php on line 153 二甲
-
-
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癫痫科
三甲
024-31870552
-
-
福州鼓楼癫痫病医院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vy in /opt/A/www/qiuyi/application/views/newjbk/articleInfo.php on line 153 二级
0591-83895707
-
-
武汉迪邦癫痫医院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vy in /opt/A/www/qiuyi/application/views/newjbk/articleInfo.php on line 153 未知
027-83866666

神经科疾病
- 植物神经紊乱
- 运动障碍疾病
- 神经康复
- 颅脑脊髓感染
- 重症肌无力
- 癫痫病
- 运动神经元病
- 神经内科
- 硬化症
- 瘫痪
- 脊髓损伤
- 脊髓空洞
- 脊髓病变
- 肌营养不良
- 肌肉萎缩
- 格林巴利
- 共济失调
- 抽动症
- 羊癫疯
- 羊角风
- 头痛
- 神经衰弱
- 脑膜炎
- 特发性震颤
- 多发性硬化
- 神经性厌食症
- 神经炎
- 脊髓型颈椎病
- 眩晕症
- 脑疝
- 外伤性癫痫
- 颞叶癫痫
- 原发性癫痫
- 难治性癫痫
- 额叶癫痫
- 结核性脑膜炎
- 急性脊髓炎
- 脑病
- 帕金森病
- 偏头疼
- 帕金森综合症
- 肋间神经痛
- 阿尔茨海默病
- 肌营养不良症
- 臂丛神经痛
- 不安腿综合征
- 丛集性头痛
- 疯牛病
- 高血压脑病
- 记忆障碍
- 面神经炎
- 脑梗死
- 脑炎
- 失语症
- 视神经脊髓炎
- 视神经炎
- 细菌性脑膜炎
- 烟雾病
- 周围神经炎
- 蛛网膜炎
- 坐骨神经痛
- 脊骨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