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心病患儿心率过缓的治疗
时间:2015-07-01来源:求医网
小儿先心病患儿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心率过缓,那么如何缓解治疗小儿先心病患儿心率过缓的问题呢?我们要先知道引起小儿先心病心率过缓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等,因此要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采取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专家推荐药物治疗简单、方便、无副作用,可免除一刀之苦,又节约费用。在国外,对婴幼儿先心病是先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再进行手术治疗。
针对小儿先心病心率缓慢的治疗,对于有些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的小孩,可以借助在缺损部位形成瘤状物来自行愈合,这是特例,但是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的。如果当时一确诊就手术,可能还不能达到这种自愈的效果。面对一些单纯的小儿先心病患儿时,有经验的医生会跟踪观察为主,并不建议立即手术。心率缓慢是最为常见的小儿先心病类型。单纯的小儿先心病心率缓慢要早确诊,但不一定要立刻手术,如果手术也较好选择2~5岁建议安排在学龄前,不影响患儿上学和身心发育。
病理性小儿先心病的心律过缓的治疗的表现为有不适症状的心跳慢。病因多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增高或使用了有减慢心率作用的药物(如倍他乐克、异搏定、洋地黄类药物、利血平等)。
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为心跳有较长时间的停搏。引起这种情况的病因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先天性房室传导组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时间超过3秒是非常危险的,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
对于有症状的小儿先心病心动过缓患者,尤其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过性眼黑、晕厥者应进行积极的治疗。
小儿先心病心律过缓的治疗在心律过缓急性发作时,除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停用可减慢心率的药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对于心率在每分钟40次或者更慢者,药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
查看更多关于小儿先心病患儿心率过缓的治疗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