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与药物可治疗小儿颅内感染
时间:2015-07-01来源:求医网
小儿颅内感染好发于中线及后颅窝,故易早期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出现颅内压增高,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病程常较成人短,同时由于儿童颅骨发育不完全,代偿能力较成人强,因此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较成人少,对小儿颅内感染的治疗,若是轻度感染,脑脊液中蛋白含量、细胞数不太高,无严重颅内高压症状时,均可考虑只行腰穿鞘内治疗。对严重颅内感染并颅内高压时,则应考虑脑室置管和腰穿相结合,但在症状好转后应尽早拔管,对于脑室出血的患者在脑室内出血大部分消除时即应拔管,置管时间尽量控制在1周内。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一、手术治疗
(1)用含盐酸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棉片充分收缩鼻腔黏膜,寻找脑膜脑膨出的根部,可先用9号长针头穿刺抽出部分脑脊液,减张后再用4号线系紧其根部。
(2)用双极电凝烧灼其根部黏膜并止血,完整切除膨出部分,刮匙或电动鼻窦切割钻清除基底部残留脑膜和脑组织,扩大切除其周围的颅底黏膜,寻找颅底缺损部位,判定缺损的准确位置及范围。
(3)取大腿外侧肌肉、阔筋膜或者颞肌、颞筋膜备用。
(4)筛顶脑脊液鼻漏,将中鼻甲部分切除或使其向外下骨折,充分暴露筛顶,暴露部分硬脑膜,在鼻内镜下去除瘘孔区肉芽和炎性组织,将膨出的根部还纳回颅内,适时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压,用捣碎的肌肉和筋膜自瘘孔填入,骨质缺损直径≥5mm再以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薄硅胶板嵌入硬脑膜外加固,观察无脑脊液为止,用大块肌肉和筋膜浸EC耳胶粘合封闭瘘孔,蝶窦脑脊液鼻漏,采用鼻腔蝶窦、鼻中隔蝶窦两条手术入路进行蝶窦探查术,开放蝶窦前壁,咬除窦间隔,切除窦腔内黏膜,鼻内镜下探查蝶窦瘘孔,封堵方法同筛窦漏。
(5)鼻腔填压碘仿纱条。术后护理,患者半卧位,全身使用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鼻腔填压的碘仿纱条10~14d逐渐抽出,术后均未采用腰大池引流。
二、药物治疗
①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菌素,对脑脊液涂片或培养阴性的病例,则应该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初步估计可能感染的致病菌采取经验用药。
②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有效的抗菌素,
③抗菌剂量应大,疗程要足。
④间断或持续静脉给药。
查看更多关于手术与药物可治疗小儿颅内感染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 小儿颅内感染治疗方法 |
- 小儿颅内感染病因 |
- 小儿颅内感染饮食 |
- 小儿颅内感染专家 |
- 小儿颅内感染医院
- 小儿颅内感染治疗指南 |
- 小儿颅内感染症状 |
- 小儿颅内感染检查 |
- 视频 |
- 小儿颅内感染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