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骨折的诊断过程
时间:2015-07-06来源:求医网
颅骨骨折发生率最高,诊断颅骨骨折主要依靠典型临床征象。颅骨骨折的诊断及定位,主要依靠上述临床表现来确定。有头部外伤史。颅骨骨折分为线形、凹陷性、粉辑性与穿入性骨折4种类型。单纯线形骨折可见局部头皮肿胀压痛;凹陷性骨折多由较大的暴力打击头部或头部撞于硬物所致,大范围的凹陷性骨折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粉碎性骨折为较大的钝性暴力作用于头郭所致,多见于额部,穿入性骨折多由火器伤的弹片或弹头所致。
颅骨骨折,按部位不同分为,前颅底骨折。有一侧或双侧的眼睑和结膜下淤血(熊猫眼)和(或)伴有鼻出血和脑脊液鼻漏,嗅觉消失及视力损害等。颅中窝骨折。可见颞部头皮肿胀,外耳道流血或脑脊液耳漏,伴有周围性面瘫和听力丧失、眩晕及平衡障碍等。耳部检查鼓膜呈蓝色。颅窝骨折。枕下或乳突部出现皮下淤斑(Batlle征),咽后壁有时可有黏膜下淤血及出现下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舌肌瘫痪等。
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为颅前窝骨折累及眶顶和筛骨,可有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斑(“熊猫眼”征)以及广泛球结膜下淤血斑等表现。若脑膜、骨膜均破裂,则合并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额窦或筛窦由鼻孔流出。若筛板或视神经管骨折,可合并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颅中窝骨折若累及蝶骨,可有鼻出血或合并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蝶窦由鼻孔流出。若累及颞骨岩部,脑膜,骨膜及鼓膜均破裂时,则合并脑脊液耳漏,脑脊液经中耳由外耳道流出,若鼓膜完整,脑脊液则经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可误认为鼻漏,常合并第Ⅶ、Ⅷ对脑神经损伤。若累及蝶骨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颞骨的内侧部,可能损伤垂体或第Ⅱ、Ⅲ、Ⅳ、Ⅳ、Ⅵ对脑神经。若骨折伤及颈动脉海绵窦段,可因动静脉瘘的形成而出现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杂音,破裂孔或颈内动脉管处的破裂,可发生致命性的鼻出血或耳出血。
查看更多关于颅骨骨折的诊断过程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