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治疗食管裂孔疝
时间:2015-07-10来源:求医网
食管裂孔疝的症状主要是食管炎引起的,相信治疗后会有好转,食管裂孔疝本身是一种先天性缺陷(或薄弱环节),一般无需外科治疗,除非按上述治疗后症状仍然严重、不缓解时,方考虑手术治疗,故应慎重考虑。平时注意少作增加腹压的事,如提重物、扛重东西、长期剧烈咳嗽等。防治便秘也很重要,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一次。那么,如何有效的治疗食管裂孔疝呢?下面来详细介绍。
(1)禁食:在怀疑或一时诊断有食管裂孔疝时,应立即停止经口进食、进水,并嘱病人尽可能地减少吞咽动作,事实上要求病人一定不做吞咽动作是可能的。
(2)胃肠减压:尽管有人提出选择性地应用于食管裂孔疝,认为放入胃肠减压管使食管下段括约肌不能完全关闭,有可能加重胃返流,但多数认为应常规使用胃肠减压,以减少胃液的潴留,采用多孔的上下缘,以达到有效吸引置于食管穿孔的上下缘,以达到有效吸引,防止外渗的作用。除胃肠减压外有时还需经鼻腔间断吸引口咽部分泌物。
(3)广谱抗生素:食管裂孔疝后引起的主要病理是食管周围组织的炎症感染,如纵隔炎,胸膜炎或腹膜炎,因此一旦怀疑有食管损伤应早期选用广谱有效抗生素。广谱抗生素需使用至少7~14d。
(4)维持营养:由于食管裂孔疝的治疗时间较长,往往需停止经口进食10d以上,因此不论是否采用保守治疗,都需要在最初治疗时,同时建立预防性的胃肠外营养或有效的胃肠道营养如空肠造瘘。
(5)及进纠正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经食管灌洗:santos 1986年报道8例经食管灌洗治疗食管裂孔疝成功的经验。其中3例优选手术治疗失败,改用食管灌洗治愈。引流量少于30~50ml时,行食管造影或口服亚甲蓝,证实瘘口封闭,x线胸片无积液,改为开放引流,逐步退出。这种方法利于早期肺膨张,消灭残腔,促进食管早期愈合。当不进食时将胃肠减压管放在穿孔部位,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灌入冲洗。
(7)穿过癌瘤或气管食管瘘的部位:在食管腔内置管或置入支架,也不人用于治疗食管穿孔。保守治疗24h如果症状不见好转或有加重时则应考虑进一步手术治疗。
查看更多关于如何有效的治疗食管裂孔疝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