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鉴别
时间:2015-07-10来源:求医网
x线检查:内腔镜检查为诊断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钡餐检查最为常用,但需用手法帮助才能显示出疝。令患者左侧卧位,头低,当胃内充满钡剂后,以手压迫腹部,令患者用力摒气,多数人认为有裂孔疝时不一定有x线上的返流征象;而有返流征象时不一定有裂孔疝。有幕状牵引者是否诊断为裂孔疝,意见尚不一致。正常食管壶腹不应误认为裂孔疝,弥漫性食管痉挛可以发生裂孔疝和胃液返流征象。硬皮病和贲门失弛缓症时食管缺乏蠕动功能,也要和裂孔疝相区别。如发现食管有机械性缩窄,应作多方面观察。以区别新生物、溃疡性良性缩窄或食管动力性疾病,一般认为,放射科医生关于缩窄原因的报告只能作为诊断时的参考,对每位病人必须有组织学诊断。
食管测压:食管腔内压在不同平面同时测量时,可检查诊断食管裂孔疝。近年来,国内研制出多导微气囊式测压法,更为简便、安全,可重复使用,食管炎时下段食管蠕动幅度低、无蠕动或蠕动不正常,正常时2.67kpa(20mmhg)为高太带,低于1.33kpa(10mmhg)时易发生胃液返流。压力测量可以鉴别心肌梗死、胆道疾病引起的不典型疼痛。
标准酸返流试验:向食管裂孔疝患者胃内注入0.1mol/lhcl150~300ml,缓慢拉电极。电极置于下食管高压区上5cm处。测量5、10和15cm不同点的ph值。同时配合valsala手法(声门关闭强行呼气,以增加胸内压力)和 muller手法9呼气后关闭声用力吸气,增加胸内负压及改变体位,诱发胃食管返流),ph<4持续5min以上为阳性。此检查对临床其他方法诊断不确切时很有帮助。如用ph电极测量自胃至食管下括约肌2cm以内,ph值自2~2.4变为6.5~7.0时,说明贲门功能正常。< p="">
酸清除试验:ph电极仍放在高压区以上5cm处,将15cmml0.1mol/l hcl经导管近端注入食管中段,要求病人每隔30s吞咽一次,以排除食管内的酸液,记录ph会晤上升到5以上所需的吞咽次数。正常人在10次以下。此方法不能证实有无胃液返流,而只说明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酸液灌注试验:如食管裂孔疝症状不明显,可使用此法检查。导管仍放在食管中段,其近端放在病人后面,以y形管连接两个静脉液瓶。一瓶装0.1mol/lhcl液,另一瓶含生理盐水。每瓶液体分别灌注约10min,病人对灌注的反应由观察者记录。如灌注酸液引起自发性返流症状,而生理盐水无反应。阳性酸液灌注试验说明病人的症状是由酸性返流引起,而非食管运动障碍所致。
查看更多关于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鉴别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