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时间:2015-07-10来源:求医网
白喉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4天。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其中咽白喉最常见,占发病人数的80%左右。根据病变范围及症状轻重又可分为无假膜的咽白喉、局限型咽白喉、播散型咽白喉及中毒型咽白喉。
喉白喉约见于20%的患者。其中1/4为原发性,患者咽部无病变。3/4为咽白喉向下蔓延而成。原发性咽白喉多见于1~3岁的幼儿,表现为“犬吠”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失声,由于喉部、气管等处假膜的存在,造成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若假膜延及气管、支气管,则呼吸困难更为严重,若不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患者往往于一两天死亡。
鼻白喉较为罕见。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鼻塞,流出血性、浆液性分泌物,经久不愈,鼻孔外周及上唇常因分泌物的腐蚀而成浅表溃疡,覆以结痂,单纯的鼻前庭白喉,假膜可位于一侧或两侧。患儿无热或微热,常出现哺乳障碍、张口呼吸、睡眠不安、体重减轻等。继发者多来自咽白喉。
其他部位的白喉,白喉杆菌可以侵入眼结合膜、耳、女孩外阴部、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损伤处,在不同部位出现假膜及化脓性分泌物。眼、耳及外阴部白喉多为继发性。皮肤白喉常见于皮肤创伤之后,往往伴有混合感染,假膜呈黄色或灰色,可有坏死和溃疡形成,附近淋巴结可肿大。皮损往往经久不愈,愈合后可有黑色素沉着。患者很少有全身中毒症状,但可发生末梢神经麻痹。皮肤白喉发病率不高,但某些地区皮肤白喉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热带地区较为多见。
查看更多关于白喉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的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