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检查方法
时间:2015-07-17来源:求医网
轮状病毒性肠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有过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经历。那么大家知道得了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话要做什么检查吗?想必很多人都不那么了解,没有关系,现在就让我们有问必答网的专家来为您解读一下。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检查方法:
1.粪便检查: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轮状病毒性肠炎;如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时则多提示为结肠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中发现原虫、寄生虫或虫卵,又能排除其他原因时,可提示为原虫、寄生虫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培养可分离出多种致病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强调粪便取材要新鲜,送检应及时,否则会影响诊断。此外,如一次培养阴性时,不能轻易否定感染性轮状病毒性肠炎,还应多次送粪便培养,有时会获得阳性结果。
2.X线检查: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3.B超、CT或MRI检查: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轮状病毒性肠炎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轮状病毒性肠炎及肿瘤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4.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查看更多关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检查方法的相关常识>>
推荐阅读
- 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方法 |
- 轮状病毒性肠炎病因 |
- 轮状病毒性肠炎饮食 |
- 轮状病毒性肠炎专家 |
- 轮状病毒性肠炎医院
- 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指南 |
- 轮状病毒性肠炎症状 |
- 轮状病毒性肠炎检查 |
- 视频 |
- 轮状病毒性肠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