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鞭虫病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这种疾病主要是发生在肠道中的,很多朋友在患上这种疾病之后,会误以为自己患上的是蛔虫,结果就引起了错误的治疗。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种疾病,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鞭虫病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鞭虫病的发病原因如下:
毛首鞭形线虫(简称鞭虫)隶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鞭虫属。人是惟一的自然宿主。虫体前3/5细长,呈肉色,后端肥胖,呈马鞭状(图1)。雄虫长30~45MM,尾部卷曲成360°以上。生殖器官包括袋状的睾丸、输精管、射精管、泄殖腔与矛尖状的交合刺。雌虫长35~50 MM,后端钝圆。生殖器官有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门开口在肥胖部前端。
虫卵呈腰鼓形,两端有内层突出的黏液塞,不着色。卵壳有三层,最外层为卵黄膜,呈棕色。虫卵大小为(50~54)ΜM×(22~23)ΜM,随粪便排出,在温暖、阴暗潮湿的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在卵壳内含一条活动的未蜕皮第一期幼虫。人吞入感染性虫卵后经消化液作用,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并钻入小肠和结肠隐窝内发育,最后定居在盲肠和部分大肠上皮细胞内,不再移至其他部位,逐渐发育为成虫,约需2个月。
成虫在体内寿命3~5年。它对干燥和热的抵抗力比蛔虫卵小;在硬土、灰尘、煤渣、垃圾中不发育为感染期;在太阳光、寒冷、腐殖质和化学药物的作用下不能存活。在干粪内仅活数日或数周。主要传播方式是粪便内虫卵污染土壤,再通过手、蔬菜等直接或间接地将感染期虫卵传入口中使人感染。人与人不直接传染。

- 友情链接:
- 鞭虫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