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虫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鞭虫病是由毛首鞭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及阑尾部,有时也寄生于结肠、直肠而引起的疾病。虫卵在土壤中发育 3周成为感染期虫卵,人们吞食后,幼虫钻入结肠的粘膜下层,成熟后虫体后部则悬于肠腔内,以便于交配及产卵。轻症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腹泻,感染重时特别是幼儿可有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脱肛、体重减轻及贫血。粪便中找到虫卵即可诊断。甲苯咪唑等治疗有效。
鞭虫病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一、甲苯咪唑:100mg,每日2次,三四天为一疗程,虫卵转阴率达73.7%~96.4%,副作用少。
二、肠虫清:主要成分为阿苯达唑。两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口服剂量均为400mg,顿服。虫卵阴转率为71.7%。该药副作用少,偶有头痛,胃肠不适。一般在48小时即可自行消失。1岁以下儿童及孕妇不宜服用。
三、中药治疗:槟榔煎剂,取槟榔80~100g加水500ml,浸润12小时,再煎至100~200ml。服药前一日晚先服硫酸镁20~30g,次晨将槟榔煎剂分次服下,服药后3小时不泻者,再服硫酸镁1次。
四、氧气驱虫:鞭虫病患者于早饭后2小时,经肛门缓慢(30min)注入氧气500ml。45分钟后,口服硫酸镁1次。于第2、第3天如上法再分别注入氧气750ml及1000ml。注入氧气后轻轻按摩患者右下腹部,并让鞭虫病患者仰卧小时。这种疗法对患者无任何副作用。

- 友情链接:
- 鞭虫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