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脉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无脉症约20%是自限性的,在发现时疾病已稳定。对发病早期有上呼吸道、肺部或其他脏器感染因素存在,应有效地控制感染,对防止病情的发展可能有一定的意义。高度怀疑有结核菌感染者,应同时抗结核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遏制剂,其治疗方法与其他系统性血管炎治疗相同。
1、糖皮质激素
激素对无脉症活动仍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及时用药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一般口服泼尼松每日1mg/kg,早晨顿服或分次服用,维持3~4周后逐渐减量,每10-15天减总量的5%-10%,通常以血沉和C-反应蛋白下降趋于正常为减量的指标,剂量减至每日5-10mg时,应长期维持一段时间。如用常规剂量泼尼松无效,可改用其他剂型,危重者可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冲击治疗。但要注意激素引起的库欣综合征、易感染、继发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症状和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要防止骨质疏松。
2、免疫遏制剂
免疫遏制剂与糖皮质激素合用,能增强疗效。最常用的免疫遏制剂为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和甲氨蝶呤等。危重患者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每日2~3mg/kg,环磷酰胺可冲击治疗,每3~4周0.5~1.0g/m2体表面积。每周甲氨蝶呤5~25mg,静脉或肌注或口服。新一代的免疫遏制剂,如环孢霉素A、霉酚酸脂、来氟米特等疗效有待证实。在免疫遏制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以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3、扩血管抗凝改善血循环
无脉症患者使用扩血管、抗凝药物治疗,能部分改善因血管狭窄较明显所致的一些临床症状,如地巴唑20mg,每日3次;妥拉唑林25~50mg、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双嘧达莫(潘生丁)25mg,每日3次等。对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
4、无脉症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为无脉症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已应用治疗肾动脉狭窄及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获得较好的疗效。

- 友情链接:
- 无脉症地方信息